[發明專利]一種日本蟳早繁苗的培育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134880.3 | 申請日: | 2010-03-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90967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8-04 |
| 發明(設計)人: | 許星鴻;閻斌倫;徐加濤;徐國成;吳建新;浦寅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淮海工學院 |
| 主分類號: | A01K61/00 | 分類號: | A01K6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眾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劉喜蓮 |
| 地址: | 222006 江蘇省連云港市新***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日本 蟳早繁苗 培育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甲殼類苗種繁育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日本蟳的早繁苗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術
日本蟳(Charybdis?japonica)屬甲殼綱、梭子蟹科、蟳屬,其外形類似鋸緣青蟹,個體較大、顏色鮮艷,俗稱靠山紅、石閘蟹等。日本蟳肉味鮮美、營養豐富,并具有清熱、滋補、消腫等功效,頗受消費者青睞。日本蟳也具有較高的工業價值,其甲殼富含甲殼素,此外還可以從蟹殼中提取味精,以及將蟹殼磨碎作為家禽的飼料等,為經濟價值較高的大型海產蟹類,市場需求量很大。由于近年來的酷采濫捕,使其天然資源量日趨衰竭,遠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產品供不應求,所以必須大力開展日本蟳的人工增養殖。日本蟳的繁殖期在5~9月,所產蟹苗經半年左右的生長可于翌年初上市,集中上市價格不高。在目前已公開的有關甲殼類苗種繁育技術領域的專利中,已涉及到水產經濟甲殼動物中的中華絨螯蟹、三疣梭子蟹、克氏螯蝦、凡納濱對蝦、青蝦等,迄今尚無關于日本蟳早繁苗的培育方法的技術公開。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新的日本蟳早繁苗的培育方法;該方法可操作性強,可培育出養殖生產所需的日本蟳早繁苗,其生長期長,上市規格大,能顯著提高經濟效益,并能解決沿海地區的海水池塘養殖日本蟳依賴天然苗種的問題。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本發明是一種日本蟳早繁苗的培育方法,其特點是,其步驟如下:
(1)培育池準備:用高錳酸鉀對培育池進行消毒,消毒后用海水沖刷培育池除去高錳酸鉀;然后在培育池底的1/2~3/4面積上鋪設厚度為8~15cm的沙,未鋪沙處的培育池上設有排水口;用消過毒的瓦片、空心磚或竹排在鋪沙的培育池底搭建遮蔽物用于親蟹棲息;向培育池內注入深60~80cm、鹽度26~30、pH?8.1~8.5的海水;
(2)親蟹培育:取體格健壯、附肢齊全、殼長5cm以上的日本蟳親蟹,雌雄比為3∶1,用200~300mg/L福爾馬林海水溶液浸浴消毒并經清水沖洗后放入培育池進行親蟹培育,培育密度為2~3只/m2;親蟹培育期間光照<1000勒克斯,微量充氣;親蟹培育時先以自然水溫養殖2~3天;然后以日升溫0.5~1℃的幅度升至14℃后維持恒溫培育,該階段培育時間為20~25天;然后進一步將水溫逐漸升至20℃培育15~20天;培育時投喂以鮮貝肉為主的餌料,投餌量為親蟹體重的10~25%;將抱卵的親蟹移至暫養池;
(3)抱卵蟹的培育:抱卵蟹暫養池的設置條件同培育池,或者不鋪沙;抱卵蟹經消毒后入池;先以自然水溫養殖2~3天;然后以日升溫0.5~1℃的幅度升至23℃后維持恒溫培育,該階段培育12~14天;投喂餌料量為抱卵蟹體重的2~10%;檢查胚胎發育情況,當胚胎呈深灰黑色、心跳達到平均170~180次/min時,準備移池;
(4)育苗池準備:用高錳酸鉀將育苗池進行消毒,消毒后用200目篩絹網過濾海水沖刷育苗池除去高錳酸鉀,向育苗池內注入200目篩絹網過濾海水至水深70~80cm,初始水溫22~23℃,然后投放2~5g/m3EDTA2Na鹽以消除重金屬離子,再投放單胞藻至密度12~15萬個/m3水體,并在育苗池內掛籠;
(5)幼體培育:用制霉菌素或高錳酸鉀海水溶液將步驟(3)準備移池的抱卵蟹進行消毒浸浴,然后用海水清洗后投入籠中排幼,每籠投放一只,并將卵色相近的放在同一池中;當育苗池中的幼體密度達到10~15萬只/m3水體時,將抱卵蟹移到另一個育苗池中繼續排幼;排出的溞狀幼體經6期蛻皮變態后發育成大眼幼體,大眼幼體經培育即變態為I期幼蟹;每期溞狀幼體蛻皮變態后,將水溫提高0.5~1℃;全部變態為大眼幼體后,停止加溫使水溫逐步降至自然水溫;幼體培育的光照強度為3000~10000勒克斯、水體鹽度26~27、pH?8.1~8.4;培育時按需要進行換水、充氣和投喂;當溞狀幼體變態為大眼幼體后,在育苗池中架設聚乙烯網片或扇貝養殖籠,供幼體附著;
(6)幼蟳培育:在大眼幼體變態為幼蟳之前,進行倒池;再使用網片或扇貝養殖籠作附著物,日換水量100%;培育期間,根據幼蟳的大小及時分池培養或移至土池培育,至幼蟳可作苗種出售。
在以上所述的日本蟳早繁苗的培育方法中,如無特別說明,合理投餌、病害防治、換水充氣(氧)等操作均采用常規方法按常規需要進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淮海工學院,未經淮海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3488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大尺寸光纖預制棒的測試方法
- 下一篇:一種勺型結構的低損耗微帶濾波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