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具有U形鋼筋連接節點的混凝土梁施工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134828.8 | 申請日: | 2010-03-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06148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8-18 |
| 發明(設計)人: | 于國家;劉亞非;倉恒芳;楊安東;賀魯杰;王翔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大地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G21/14 | 分類號: | E04G21/14;E04G21/12;E04B1/21 |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新達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26 | 代理人: | 孫鷗;朱杰 |
| 地址: | 210000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鋼筋 連接 節點 混凝土 施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新的混凝土結構主體施工方法,特別涉及一種具有U形鋼筋連接節點的混凝土梁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在本發明之前,在建筑施工中,一般混凝土預制框架結構梁柱連接采用的無非是兩種方法,一種是螺栓連接方法,另一種是焊接連接方法。這兩種連接方式都有明顯的缺點:螺栓連接的縫隙處容易有腐蝕的發生,從而造成連接失效,而且受力較大的場合需要進行預緊和防松,后期監控、維護成本較大;焊接連接的設備體積較大,移動不便,狹窄空間或無吊車不能施工,接頭合格率低,耗電量較大,而且對操作工人的技術要求較高,操作中焊接質量受工人技術水平影響較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種具有U形鋼筋連接節點的混凝土梁施工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具有U形鋼筋連接節點的混凝土梁施工方法,其主要技術步驟在于:
(1)在預制框架梁兩端分別設置凹槽,預制框架梁端部預留鋼筋僅在凹槽內;
(2)預制框架梁吊裝前,先搭設臨時支撐架,并可調節臨時支撐架高度;
(3)將U形鋼筋放入預制框架梁的凹槽中,在U形鋼筋上口加一根鋼筋卡在凹槽當中作為分布筋,然后綁扎梁柱節點鋼筋;
(4)向凹槽內澆注混凝土至設計標高,U形鋼筋使梁、柱連接成一體。
本發明的優點和效果在于采用U形鋼筋節點連接預制梁、柱的施工方法具有如下優點:
1、采用U形鋼筋連接節點的混凝土梁柱節點為剛性節點,抗震性能優越,適用高度遠超過鉸接連接方式。
2、構件可事先在工廠內生產,施工現場直接安裝,相對于常規的梁端部兩頭預留鋼筋而言,采用凹槽式梁柱節點,鋼筋預留在凹槽內,工期可節省50%;
3、與傳統現澆結構相比,該種連接方式采用工廠機械化生產,改變了現場靠手工控制質量的方式,產品質量更易得到保障,構件內堅外美、耐久性好,可有效避免現澆結構帶來的種種質量通病;
4、采用具有U形鋼筋連接節點的混凝土梁,現場僅需綁扎U形鋼筋,安裝簡便,施工質量易于控制,該連接方式成本低于靠手工焊接連接方式約30%;
5、基本不需要模板,支撐減少50%以上,節省周轉材料總量達60%-80%;
6、減少施工現場濕作業量,有利于環保,減輕噪音污染,現場施工更加文明,完全滿足國家發展低碳經濟的趨勢。
本發明的施工方法可靠、有效、經濟、穩固。
本發明的其他優點和效果將在下面繼續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本發明結構原理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
預制框架梁2兩端設置凹槽3,U形鋼筋4放置在凹槽3內,利用U形鋼筋4使預制框架梁2與柱1通過澆注混凝土連接在一起。
施工方法說明:
吊裝預制框架梁2就位,將U形鋼筋4放入預制框架梁2的凹槽3中,澆灌混凝土,使U形鋼筋4與柱1連接成一體。
在預制框架梁2兩端分別設置凹槽3,梁端部預留鋼筋(錨固筋)僅限于凹槽3內,不露出,以方便現場安裝;
預制框架梁吊裝前,先搭設臨時支撐,并根據控制標高調節支撐高度,以確保預制框架梁的就位準確無誤;
將U形鋼筋4放入預制框架梁2的凹槽3中,為確保U形鋼筋4位置的準確,在U形鋼筋4上口加一根鋼筋卡在凹槽3當中作為分布筋,然后綁扎梁柱節點鋼筋;
澆灌凹槽3混凝土應提前24小時澆水濕潤,采用高標號微膨脹細石混凝土且務必振搗密實,混凝土澆筑至設計標高,利用U形鋼筋使梁、柱連接成一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大地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南京大地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3482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