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煉鐵高爐爐渣脫水器補漏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134768.X | 申請日: | 2010-03-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98606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8-11 |
| 發明(設計)人: | 廖長明;魯德昌;雷有高;賀鎮;魏功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1B3/06 | 分類號: | C21B3/06 |
| 代理公司: | 重慶博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梁展湖;張先蕓 |
| 地址: | 400080 ***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煉鐵 高爐 爐渣 脫水器 補漏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鋼鐵冶煉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煉鐵高爐爐渣脫水器補漏方法。
背景技術
煉鐵廠中常常使用一種嘉恒輪法對高爐出來的夾雜著大量水分的爐渣進行回收利用,此技術中,需要采用爐渣脫水器使爐渣和水分充分分離。
現有的爐渣脫水器,其結構主要為包括一個鐵質的圓筒形殼體,殼體下部設置有支撐體對其進行支撐,殼體內部為可轉動的渣水分離機構,渣水分離機構兩端延伸出殼體,脫水器工作時含水分的爐渣從渣水分離機構一側進入,經脫水后爐渣由渣水分離機構另一側排出,水分留在殼體底部,當殼體底部水達到一定高度時由出水管排出。
這種結構的爐渣脫水器,安裝時一般采取如圖1所示結構,即在殼體1兩側各設置一個支撐臺2,支撐臺2上分別采用兩個托輥3將渣水分離機構4的兩端托起,從而形成穩定支撐,在殼體1下端中部設置有支撐體8對殼體1進行固定支撐。在安裝時為了使托輥3支撐更穩定,故兩個支撐臺2的內側與殼體1兩側下端不能距離太遠。這樣,由于殼體兩端下方外側處與支撐臺距離較近,從而因通風不便而難以保持干燥,進而造成該處殼體生銹并逐漸被銹穿造成漏水。在現有技術中,當出現漏水時常常采取焊接的方法進行補漏,然而由于銹穿漏水處與支撐臺距離較近,無法直接焊接,需要將整個脫水器拆卸并吊開之后才能進行焊接補漏。由于爐渣脫水器重量過大,故拆卸、起吊和重新安裝均須花費較長的時間和較大的成本,同時這種拆卸、安裝的過程中容易對脫水器內部的一些構件造成損壞。
發明內容
本發明首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實施方便、快捷的煉鐵高爐爐渣脫水器補漏方法,達到節約時間、節省成本并避免對脫水器內部結構造成破壞的目的。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中采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煉鐵高爐爐渣脫水器補漏方法,其特點在于,采用一個鐵質的直徑大于脫水器殼體端面直徑的弓形板,在弓形板上沿弧線端側面垂直滿焊一塊弧形板,在該弧形板上另一側面滿焊連接一塊內環直徑與脫水器殼體端面直徑匹配的環形板;將所述弓形板置于殼體端面外側與支撐臺之間并覆蓋住漏水破損處,并令弓形板上弧形板所在一側向里,再將環形板的內環側面與殼體下端面滿焊密封連接。上述方案中“匹配”是指環形板內徑等于或略大于脫水器殼體端面直徑,使得環形板的內環端面可以與殼體下端滿焊相連。
使用本方法后,可直接在殼體與弧形板之間形成一不漏水的腔室,達到補漏的目的,其實施時弓形板、弧形板、環形板三者之間的焊接過程可在平地進行,方便快捷;環形板內環側面與殼體下端面焊接時,由于殼體為圓筒形且最低處與地面位置也較高,故不會影響焊接的實施。
綜上所述,相比于現有技術,采用本方法后無需對脫水器整體進行拆卸和起吊即可補漏,故具有實施方便快捷的優點,并達到了節約時間、節省成本并避免對脫水器內部結構造成破壞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爐渣脫水器安裝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時采用的弓形板、弧形板、環形板焊接相連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實施了本方法后的爐渣脫水器安裝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本方法具體實施時,如圖2至圖4所示,先采用一個鐵質的直徑大于脫水器殼體端面直徑的弓形板5,弓形板5高度高于殼體1內水位高度,在弓形板5上沿弧線端側面垂直滿焊一塊弧形板6,在該弧形板6上另一側面滿焊連接一塊內環直徑與殼體1端面直徑相同的環形板7;將所述弓形板5置于殼體1端面外側與支撐臺2之間并覆蓋住漏水破損處,并令弓形板5上弧形板6所在一側向里,再將環形板7的內環側面與殼體1下端面滿焊密封連接。實施時,弓形板5、弧形板6、環形板7均為鐵質使其利于焊接;如果弧形板6寬度小于脫水器殼體1端面到相鄰支撐臺2側壁距離,可將焊接了弧形板6和環形板7的弓形板5從側面直接插入到殼體端面與支撐臺2之間;如果弧形板6寬度大于脫水器殼體端面到相鄰支撐臺側壁距離,則可將焊接了弧形板6和環形板7的弓形板6從殼體1上端包住殼體后再旋轉進入到殼體端面與支撐臺2之間。最終將環形板7的內環側面與殼體1下端面滿焊密封連接后,即完成補漏過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重慶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3476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