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鈮鈦酸鹽納米粉體的固相合成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132823.1 | 申請日: | 2010-03-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98227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8-11 |
| 發明(設計)人: | 劉來君;方亮;黃瑞京;楊曌;胡長征 | 申請(專利權)人: | 桂林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4B35/622 | 分類號: | C04B35/622;C04B35/46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41004 廣***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鈮鈦酸鹽 納米 相合 成方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鈮鈦酸鹽納米粉體的固相合成方法,屬于功能陶瓷領域。
背景技術
文獻“王超,侯育冬,吳寧寧,朱滿康,嚴輝,新型溶膠-凝膠法制備鈮酸鋰鈉鉀納米粉體,鄭州大學學報,2009,31(1):75-77”用絡合法將Nb2O5轉化成可溶性的鈮鹽來代替價格昂貴的乙醇鈮作為鈮源,采用溶膠-凝膠法,合成了納米(Li0.06Na0.47K0.47)NbO3超細粉體。但是其由于在工藝使用了大量的氫氧化鉀、硝酸和氨水等腐蝕性和污染性較強的原料,以及溶膠-凝膠本身產率的限制,導致該工藝與環境兼容性差,難以大規模產業化。
發明內容
為了提高鈮鈦酸鹽納米粉體的產量和降低工藝對環境的污染,本發明采用從細化原料入手,將氧化物和碳酸鹽原料分別球磨,減小它們的粒徑,然后在混料的過程中,對它們在此的研磨,進一步的降低其粒徑,通過固相反應和碳酸鹽的分解,制備了顆粒尺寸小于80納米的鈮酸鈉鉀、鈦酸鉍鈉或鈮鈦酸鉍鈉鉀粉體。
具體步驟為:
(1)將五氧化二鈮、碳酸鈉、碳酸鉀、二氧化鈦和三氧化二鉍分別放入單獨的球磨罐中進行球磨,所加粉體的質量為球質量的1~20%,轉速為150~550轉/分鐘,球磨時間為1~20個小時;球磨介質為無水乙醇或者不加球磨介質;球磨罐為碳化鎢罐、尼龍罐、氧化鋯罐和鋼罐其中的一種;磨球為瑪瑙球、碳化鎢球、氧化鋯球、鋼球和氧化鋁球其中的一種;
(2)將步驟(1)得到的粉體按化學計量比為(1-x)[(Na0.5K0.5)NbO3]-x[(Bi0.5Na0.5)TiO3]配料放入球磨罐中,其中:0.00≤x≤1.00;選擇步驟(1)中的磨球和球罐;所加粉體質量為磨球質量的1~15%;球磨時間為1~20個小時,轉速為150~550轉/分鐘,球磨介質為無水乙醇或者不加球磨介質;
(3)將步驟(2)所得產物置于40~200℃的烘箱中烘焙1~12小時,在300~950℃溫度下預燒1~3小時;取出預燒后的粉體研碎,再次選擇步驟(1)中的磨球和球罐,球磨1~8小時;過120目的篩子,得到顆粒尺寸在80納米以下的鈮酸鈉鉀、鈦酸鉍鈉或鈮鈦酸鉍鈉鉀粉體。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從細化原料入手,采用傳統的球磨工藝使原料的粒度進一步的降低,進而在混料過程中在此細化粉體,增加化學反應面積,減少原子擴散距離。利用顆粒間的固相反應和碳酸鹽的分解得到納米粉體。為降低陶瓷的燒結溫度以及制備納米陶瓷提供了有力的保證。本發明有效的簡化了鈮鈦酸鹽納米粉體的制備工藝、大大擴充了產能以及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成功的制備了得到顆粒尺寸在80納米以下的鈮酸鈉鉀、鈦酸鉍鈉或鈮鈦酸鉍鈉鉀粉體。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1鈮鈦酸鉍鈉鉀粉體的X射線圖譜。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2鈮鈦酸鉍鈉鉀粉體的粒度分布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將五氧化二鈮、碳酸鈉、碳酸鉀、二氧化鈦、三氧化二鉍分別放入單獨的尼龍罐中進行球磨,所加粉體的質量為氧化鋯球質量的8%,轉速為400轉/分鐘,球磨時間為8個小時;球磨介質為無水乙醇。將球磨的原料按化學計量比為0.8[(Na0.5K0.5)NbO3]-0.2(Bi0.5Na0.5)TiO3]配料放入球磨罐中;選擇氧化鋯球和尼龍罐;所加粉體質量為磨球質量的8%;球磨時間為6個小時,轉速為420轉/分鐘,球磨介質為無水乙醇。所得產物置于80℃的烘箱中烘焙2小時,在760℃溫度下預燒2小時;取出預燒后的粉體研碎,再次球磨2小時;過120目的篩子。使用X射線衍射鑒別粉體的物相、晶體結構以及計算晶粒尺寸;使用透射電鏡和激光粒度分析儀來測定粉體的顆粒尺寸。圖1給出了鈮鈦酸鉍鈉鉀粉體的X射線圖譜,其平均晶粒尺寸約46納米(由X射線圖譜計算得到)。
實施例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桂林理工大學,未經桂林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3282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灌漿法修補地下建筑帷幕缺陷的灌漿管
- 下一篇:鋼支撐拼接管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