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太陽能集能網架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132092.0 | 申請日: | 2010-03-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32672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9-15 |
| 發明(設計)人: | 徐國彬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國彬 |
| 主分類號: | F24J2/54 | 分類號: | F24J2/5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劉洪勛 |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海淀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太陽能 網架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太陽能集能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太陽能集能網架結構。
背景技術
太陽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在使用過程中清潔安全、無污染、不用運輸,是一種極有前景的新能源。目前太陽能集能器的種類很多,其中最常使用的是平板式集能器,采用固定安裝式,將太陽能轉換為熱能,這種集能器的缺點是能量密度低,要提高能量密度就必須使集能器表面始終與太陽入射光垂直,因此需要使集能器隨太陽隨動。通常由于集能器還連有管道等部件,而集能器轉動就需要采用柔性管或能夠旋轉的管件,對于由多個集能器構成的集能器群來說,每個集能器單純旋轉就都要采用這類管件,不便于安裝且提高了成本。因此如果將多個集能器同時安裝在一個平臺上,通過控制平臺旋轉而集能器相對于平臺固定,各集能器分管通過與平臺連接的總管連接,由于各分管相對于集能器和平臺固定,因此減少了隨動管件的用量。
通常幾十個集能器構成集能器群,因此這種平臺要求長寬都達到幾十米的規格,平臺加上集能器的自重,再加上風、地震、雪等各種荷載,解決其支撐和旋轉就成為一個難題。因此開發一種能夠旋轉,且要盡量輕便的網架結構成為解決結構可靠性的關鍵問題。
本發明人開發的球型支座由上蓋、中芯以及底座構成,半球型中芯弧面向下位于上蓋與底座之間,使上蓋可相對于底座轉動和擺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太陽能集能網架結構,能夠實現集能板隨太陽移動而轉動,而又重量盡量減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太陽能集能網架結構,包括由多榀桁架構成的網架結構,網架底部有一個或多個球形支座,支座的上蓋安裝有節點,網架安裝固定在所述支座節點上,網架的腹桿以及上弦、下弦采用剛性桿件,其上弦還附加索有構件,且索的兩端固定于所述支座上的節點上。
所述球型支座節點連接支撐于所述網架的下弦節點和上弦節點處,以形成穩固支撐和便于力的傳遞。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采用桁架結構、索構件和球型支座相結合的方式,由于球形支座的半球型中芯可在底座內轉動,使得集能器及整個網架能隨著太陽的移動而整體轉動,以充分利用節能、環保、便宜的太陽能,達到最大的集能目的;另外上弦附加索構件,由于索的強度高,故自重較輕;網架與支座的固定方式包括節點處的支撐和索的張拉,支撐穩定;采用球型支座、受力好且抗震能力強。這種網架結構,不受地震載荷和風載荷的影響,延長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上弦,2下弦,3腹桿,4鑄鋼節點,5索構件,6球型支座,7節點。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說明:
例1:如圖1所示,一種太陽能集能網架結構,包括由多榀桁架構成的網架結構,網架安裝固定在一個球型支座6的節點7上(參見專利號為200510083839.7的支撐節點專利),這種支座可以適應不同方向上不同彎矩的需要,抗震能力、抗拉能力、傳遞壓力及抗位移能力強,而且具有萬向轉動功能,能很好的實現集能板隨太陽的移動而轉動。
網架的腹桿3以及下弦2及上弦1采用剛性桿件,其上弦1還附加索構件5,且索的兩端固定于球型支座6上的節點7上,索的抗拉強度大,最低能夠達到1670MPa,且不容易斷裂,另外受風、地震載荷的影響不大,另外每榀桁架通過索固定到球型支座6的節點7上,處于球型支座6上蓋上的節點7通過支撐桿件貫穿由多榀桁架構成的網架的下弦2的節點直至上弦1的節點,使網架與支座的連接和受力為支撐與張拉相結合,受力后,特別是在網架向一側傾斜時,支撐桿件受彎矩作用減少,解決懸臂太長的穩定問題,特別是受風荷載和地震荷載時,不易失穩和破壞。上下弦處采用鑄鋼節點4,鑄鋼節點4為金屬球體,整個結構用鋼量低,自重較輕,受地震載荷和風載荷的影響不大,可以延長使用壽命。
支座的數量和布置方向根據網架的長寬大小確定,當采用多個支座時部分支座需要采用升降機構,以使網架轉動時能夠隨動。
整個過程的實現由控制器來控制,控制器控制網架隨太陽移動,從而帶動集能板隨太陽的移動而轉動,保證集能板始終與太陽光線垂直,最大限度的收集太陽能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國彬,未經徐國彬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3209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吸收溶液循環系統及方法
- 下一篇:太陽能真空集熱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