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磁力泵的磁性旋液分離器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130217.6 | 申請日: | 2010-03-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93270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8-04 |
| 發明(設計)人: | 李落成;吳志宏;萬仁偉;李倜;徐衡 | 申請(專利權)人: | 襄樊五二五泵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D29/70 | 分類號: | F04D29/7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學專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張利萍 |
| 地址: | 441021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磁力泵 磁性 分離器 結構 | ||
1.一種用于磁力泵的磁性旋液分離器,包括螺釘(1)、第一O型圈(2)、第二O型圈(3)、第三O型圈(6)、內膽(7)和銷釘(8);外圍設備包括進口管道、頂流管道、底流管道和磁力泵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旋液分離器還包括磁鋼(10)、襯鐵(11)、壓蓋(9)和殼體(12);磁鋼(10)為扇形永磁磁塊制成的扁平環形圓柱體,其環形內圓大小根據內膽(7)外圓而定,其環形外圓大小根據襯鐵(11)內圓而定;襯鐵(11)也為扁平環形圓柱體,其環形內圓大小根據磁鋼(10)的外圓而定,其環形外圓大小根據殼體(12)上小槽的內圓而定;為屏蔽磁鋼(10)磁性,使磁性旋液分離器外部不顯磁性,襯鐵(11)厚度比磁鋼(10)厚,襯鐵(11)材料選用磁導率大、矯頑力小、飽和磁化強度大的材料;壓蓋(9)底部為圓柱形,頂部為截錐形,其側面開有為進口管道提供料液的螺紋孔;為使分離后的頂流料液從頂流管道輸出以潤滑磁力泵設備內的滑動軸承和磁力驅動器,壓蓋(9)中心頂部開有螺紋孔,其中心底部開有與螺紋孔相連的通孔;為了避免料液中的硬質顆粒沒有經過旋液分離器分離直接進入磁力驅動器,在壓蓋(9)的頂流入口端部設計翻邊結構;殼體(12)的頂部開有用于安裝磁鋼(10)和襯鐵(11)的圓柱形小槽,該小槽大小與襯鐵(11)的外圓周形狀相適應;為使分離后的底流料液中的固體粒子或密度較大的液體從底流管道排出,殼體(12)底部開有螺紋孔;
所述磁鋼(10)套裝在內膽(7)上,襯鐵(11)套裝在磁鋼(10)上,襯鐵(11)和磁鋼(10)裝入殼體(12)的小槽后,內膽(7)裝入殼體(12)內,其底部通過銷釘(8)定位,中部通過第三O型圈(6)漲緊和保護;壓蓋(9)通過所述螺釘(1)與殼體(12)一起壓緊內膽(7),壓蓋(9)上再以第一O型圈(2)和第二O型圈(3)漲緊和保護內膽(7);
所述進口管道裝在壓蓋(9)側面的螺紋孔上,用以輸入需要分離的料液,頂流管道一端裝在壓蓋(9)中心頂部的螺紋孔上,另一端裝在磁力泵設備上,用來將分離后的頂流料液輸入到磁力泵設備內的滑動軸承和磁力驅動器中,從而起到潤滑軸承和冷卻磁力驅動器的作用;
料液通過進口管道以切線方向由壓蓋(9)側面的螺紋孔進入磁性旋液分離器內,遇到壓蓋(9)頂流入口端部的所述翻邊結構后,使得料液不能直接從頂流進入頂流管道,料液作旋轉運動而產生離心力,下行至內膽圓錐部分做更加劇烈旋轉運動,料液中的固體粒子或密度較大的液體受離心力的作用被拋向內膽內壁,并沿內膽內壁按螺旋線下流至殼體底部螺紋孔通過底流管道排出,澄清的液體或液體中攜帶的較細粒子則上升,其中鐵磁性粒子在磁鋼處被吸附在內膽的內壁,從而避免鐵磁性粒子對磁力驅動器的磨損,保證磁力驅動器的使用壽命和可靠性,而澄清的液體或液體中攜帶的非鐵磁性較細粒子依次流經壓蓋(9)中心底部的通孔和中心頂部的螺紋孔,然后流經頂流管道輸入到磁力泵設備內,以潤滑軸承和冷卻磁力驅動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磁力泵的磁性旋液分離器,其特征在于:為屏蔽磁鋼(10)的磁性,所述的襯鐵(11)厚度比磁鋼厚1-2mm。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用于磁力泵的磁性旋液分離器,其特征在于:襯鐵(11)的材料為磁導率大、矯頑力小、飽和磁化強度大的低碳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襄樊五二五泵業有限公司,未經襄樊五二五泵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30217.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可傾瓦塊軸承直接潤滑寬幅進油噴嘴
- 下一篇:脫硫循環泵葉輪的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