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高效永磁筒式磁選機用槽體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129709.3 | 申請日: | 2010-03-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97533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8-11 |
| 發明(設計)人: | 馮泉;韓躍新;姜磊;袁致濤;張憲偉;郭小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陽礦山機械有限公司礦山機械分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3C1/10 | 分類號: | B03C1/10 |
| 代理公司: | 沈陽科威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楊濱 |
| 地址: | 110142 遼寧省***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效 永磁 磁選 機用槽體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效磁選分離設備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高效永磁筒式磁選機用槽體。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磁選分離設備是礦山鐵金屬選別過程中的重要分離設備,目前礦山使用的磁選分離設備從結構上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盤式磁選,另一種是筒式磁選。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為提高生產效率,大型磁選分離設備日趨大型化,以及針對磁選作業環境所設計的專業磁選機性能也在不斷完善。針對高效永磁筒式磁選機選別作業的要求,需要在掃選區有較深的磁場作用深度梯度高,以此來保證其在大流量的條件下完成對強磁性礦物的完全回收,而目前市場上永磁筒式磁選機用槽體,由于自身結構還存在缺陷,如:針對高效永磁筒式磁選機選別作業的要求,礦漿通過量在800m3~1200m3/h,對應設備的大包角、長選別帶的特性,配置高溢流堰來增加礦漿的停留時間;同時在選別作業中精礦夾雜較為明顯,需要對夾雜現象進行處理,減少夾雜提高精礦品位。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帶有粗顆粒排出孔及精礦噴淋裝置的高效永磁筒式磁選機用槽體。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它包括有一側面上部帶給礦進口和底部帶尾礦出口且與高效永磁筒對應設置的槽體,該槽體為半逆流形式,其特征是:在槽體內的底面設置有與給礦進口相連通的礦入口,與給礦進口同側的槽體內斜坡面上設置有與尾礦出口相連通的溢流口,在溢流口下部的槽體內還設置有與尾礦出口相連通的粗顆粒排出孔;與給礦進口相對側面的槽體斜坡面上部還設置有精礦出口,在精礦出口與溢流口水平面之間的槽體內斜坡面上均勻分布有直接噴射到高效永磁筒上的噴淋裝置。
本發明為在磁選過程中消除精礦夾雜現象,則在精礦出口與溢流口水平面之間的槽體內斜坡面上均勻分布有直接噴射到高效永磁筒上的噴淋裝置,噴淋裝置由不導磁不銹鋼管及噴嘴組成,噴淋作業具有清洗壓力并沿軸向方向均勻噴淋。
本發明還包括槽體底部與溢流口之間垂直的溢流堰高度范圍在180~250毫米。
本發明的槽體所對應設置的永磁圓筒的磁包角在120°~140°之間。
本發明的結構為半逆流形式,礦漿通過能力在800m3~1200m3/h,可以完全滿足磁選作業大流量的要求,同時針對作業特點進行了特殊設計。
本槽體由奧氏體不導磁不銹鋼焊接而成。卸礦區域前端設有噴淋裝置,由不導磁不銹鋼管和噴嘴組成,工作時管內通入0.1MPa~0.2MPa的高壓水,高壓水經由噴嘴射出,沿軸向方向均勻的對精礦進行沖洗,以實現減輕精礦夾雜的現象。
槽體的溢流堰高度H和選別帶包角α的選擇是根據與之配合的永磁圓筒磁系包角來設計的。永磁圓筒的磁包角在120°~140°之間,與之配合的槽體溢流堰高度在180~250mm選別帶包角在70°~90°之間。
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即溢流堰高,選別帶長,可延長分選時間。并具有粗顆粒優先排出孔,可有效防止槽體堵礦現象發生。在卸礦區域設置噴淋管,去除精礦夾雜,提高精礦品位。本發明還具有結構簡單合理,操作簡便,使用壽命長等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簡圖;
圖2是圖1的立體結構示意簡圖。
下面將結合附圖并通過實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但下述的實例僅僅是本發明其中的例子而已,并不代表本發明所限定的權利保護范圍,本發明的權利保護范圍以權利要求書為準。
具體實施方式
實例1:
由圖1-2所示,圖中的1為一側面上部帶給礦進口4和底部帶尾礦出口7且與高效永磁筒2對應設置的槽體1,該槽體1由奧氏體不導磁不銹鋼焊接而成,形式為半逆流形式;在槽體內的底面設置有與給礦進口4相連通的礦入口8,與給礦進口同側的槽體內斜坡面上設置有與尾礦出口相連通的溢流口5,在溢流口下部的槽體內還設置有與尾礦出口7相連通的粗顆粒排出孔6;與給礦進口相對側面的槽體斜坡面上部還設置有精礦出口11。另外,圖中的3為永磁圓筒內的磁系。
溢流堰高度范圍在180mm~250mm,永磁圓筒的磁包角在120°~140°之間,選別帶包角為70°~110°,礦漿通過能力為800m3~1200m3/h,處理礦漿的適用濃度為10%~40%,選別粒度為0mm~3mm。選別溢流口下方設置粗顆粒優先排出孔,大顆粒優先由此排出,避免槽體底部堵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陽礦山機械有限公司礦山機械分公司,未經沈陽礦山機械有限公司礦山機械分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2970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