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填埋于混凝土中的充氣囊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128740.5 | 申請日: | 2010-03-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87767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7-28 |
| 發明(設計)人: | 徐焱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焱 |
| 主分類號: | E04C1/00 | 分類號: | E04C1/00;E04B5/3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區清***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混凝土 中的 充氣 | ||
(一)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鋼筋混凝土空心樓蓋結構中的填充材料,尤其是一種填埋于混凝土中的充氣囊及其制作方法,屬于一般建筑物構造領域。
(二)背景技術
在建筑領域,隨著大跨度混凝土結構日益增多,越來越多的樓板采用空心樓蓋結構技術。有時為了減小結構自重或者增強混凝土的保溫、隔熱、隔音、減震效果,需要在混凝土里面放置一些輕質填充材料。用輕質填充材料來代替部分混凝土基本不會影響結構的受力性能,但是可以大大減輕結構的自重。
從施工角度來說,當填充材料的截面形狀是圓形或者多邊形時施工最方便,混凝土容易澆筑密實。在“混凝土薄壁筒體構件”(ZL98231113.3)“鋼筋砼填充用纖維增強型空心薄壁管及其制造方法”(ZL99115649.8)和“具有多種截面形狀用于混凝土中的輕質多孔材料填充體”(ZL02293406.5)等早期的相關技術中,填充材料截面形狀大致圓形或接近圓形。但是這種截面形狀空心樓蓋為空心率較小,經濟型較差。
從力學原理上講,填充材料的理想截面形狀是矩形,這種形狀的可以使樓蓋的空心率最大,結構最輕。但是這種截面形狀填充材料的最大缺陷是:無法保證填充材料下面的混凝土澆筑密實。因此,王本淼先生發明了“薄壁箱體現澆砼空腹板用薄壁箱體”(ZL02282207.0),該薄壁箱體為扁平狀,由周壁和頂、底面板封閉成,在箱體中央軸向設置空心管,連接箱體頂、底面板,空心管的中心孔貫穿頂、底面板,混凝土可以通過空心管來將箱體下面的混凝土澆筑密實。但是,箱體中央空心管設置,使空心管中的混凝土不能參與任何結構受力,只是增加樓蓋的自重。后來,本人發明了“一種帶硬質加強層的輕質發泡材料填充件”(ZL200420077923.9),填充材料的上、下表面形狀為折線或弧線,雖然樓蓋的空心率與矩形截面相比略小,但是可以很好地保證混凝土施工質量。王本淼先生后來又申請了兩項外觀設計,分別是(ZL200530117113.1)“箱體(圓角)”和(ZL200530117112.7)“箱體(直角)”,在上述外觀設計中,將箱體的上、下表面設計成弧面,但是這種形狀較適合于GRC類材料。
在空心樓蓋填充材料材質上,大致有金屬材料、高強水泥制品(GRC)、橡膠或塑料制品等幾大類,使用時各有優缺點。金屬波紋管造價較高,且施工時的腳踏揉搓容易導致波紋管咬口開裂,同時電、氣焊若緊貼波紋管進行作業可能燒出孔洞。由脆性材料(高強水泥等)制成的空心管自重較大,吸水率較高,當承受沖擊荷載及堆放重物時容易碎裂。橡膠或塑料薄壁管若要保持一定的強度,需加大壁厚導致成本較高。因此發展充氣式填充材料也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目前采用充氣方式形成填充材料的技術有:(ZL87205722)“曲線型組合充氣內模”,其特點是將易彎成各種曲線的單根軟管充氣并組合,由不同數量軟管和不同直徑的塑料管分別組成不同截面輪廓形狀的組合充氣模具;或是利用薄的金屬板做成各種曲線的芯模骨架,周圍用軟充氣管包裹以形成不同截面形狀的組合充氣模具。本人的親屬曾發明“一種用于混凝土中的起填充作用的充氣薄壁管”(ZL02293407.3),該充氣薄壁管由薄壁管、端頭塞子、密封膠、隔離涂料、充氣孔和壓縮空氣組成。邱則有先生的專利技術“一種砼填充用充氣胎模構件”(ZL200710200791.2)所揭示的技術是兩層蒙皮夾合包裹骨架,兩層蒙皮形成封閉的囊,蒙皮上設置有充氣嘴,形成填充體的各個表面。“一種砼填充用充氣胎模”(ZL200710200852.5)所公開的充氣胎模,包括軟模壁、充氣插件,軟模壁封閉構成胎模,充氣插件為抽出插件能自行封閉的充氣嘴,在軟模壁上設置有充氣嘴。“一種砼填充用充氣胎模”(ZL200710200795.0)則公開了一種充氣構件為盆狀構件,由充氣囊形成盆壁,充氣構件的內壁或/和外壁上設置有骨架或拉帶或拉繩。以上三種技術是靠單獨的兩層蒙皮充氣后構成填充體的各個面,對于一個六面體,要12個面的蒙皮,比較浪費材料。在200710200795.0中,通過設置有骨架或拉帶或拉繩,僅僅是將填充體的各個面連接在一起,并沒有通過拉帶或拉繩去控制填充體單個外表面的形狀。
在其它技術領域,ZL00245416.5則公開了一種單獨的“充氣式建筑結構體”,其呈房頂、棚、橋梁、墻體、帳篷之一的形狀,由外層膜片與內層膜片構成不透氣的密閉體,其上裝有充、放氣閥門,該外、內層膜片構成的密閉體的橫截面呈中間厚,向兩端逐漸漸薄至內外交接的形狀,在所述充氣閉密體的外層膜片外及內層膜片外各有縱向或縱橫設置的繃緊拉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焱,未經徐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2874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混凝土結構太陽能房頂
- 下一篇:無線沉降傳感器及沉降數值的測量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