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連接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128577.2 | 申請日: | 2010-03-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195216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9-21 |
| 發明(設計)人: | 張道寬;葛林忠;宣萬立 | 申請(專利權)人: | 富士康(昆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3/648 | 分類號: | H01R13/64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316 江蘇省蘇州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連接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連接器,特別是涉及該電連接器的接地結構。
【技術背景】
2001年12月5日公告的公告號為CN2463978的中國專利揭示了一種電連接器,其包括若干導電端子、供導電端子連接的子電路板、相互扣合的前殼體及后殼體,子電路板的后表面上設有接地點,后殼體具有一與子電路板后表面平行相對的殼后壁,殼后壁的上端部向接地點延伸出一懸伸彈臂,懸伸彈臂自由端部直接抵接于接地點上。此設計中主要利用后殼體、懸伸彈臂及子電路板三者的配合實現接地,懸伸彈臂直接抵接于接地點,懸伸彈臂與子電路板無需焊接,接地效果較好。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接地效果較好的電連接器。
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電連接器,其包括若干導電端子、供導電端子連接的子電路板、圍設于子電路板外側的第一和第二殼體及設于第二殼體上的懸伸彈臂,子電路板設有供懸伸彈臂抵接的接地點,懸伸彈臂設有與第一殼體配合的抵接部及與子電路板配合的接觸部,第一殼體抵壓抵接部從而使接觸部以合適的接觸力抵接于接地點上。
現有技術主要利用后殼體、懸伸彈臂及子電路板三者的配合實現接地,懸伸彈臂在后殼體與子電路板間發生彈性變形,從而產生與子電路板彈性抵接的彈力,本發明主要利用第一、第二殼體、懸伸彈臂及子電路板四者的配合實現接地,通過第一殼體抵壓懸伸彈臂使懸伸彈臂彈性變形,從而驅使接觸部穩定地抵接于接地點,第一殼體的抵壓在接地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本發明通過第一殼體的參與實現懸伸彈臂與子電路板彈性抵接,相對于現有技術實現接地的技術手段不同,第一殼體原本已經存在,因此電連接器成本并未增加,第一殼體對抵接部的抵壓可使接觸部以合適的接觸力與接地點穩定彈性接觸,因此本發明接地效果相對于現有技術同樣也較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電連接器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2是本發明電連接器子電路板的正視圖。
圖3是本發明電連接器第一實施例的分解圖。
圖4是本發明電連接器第一實施例沿圖1中A-A線的剖視圖。
圖5是本發明電連接器第二實施例的分解圖。
圖6是本發明電連接器第二實施例的剖視圖。
圖7是本發明電連接器第三實施例的分解圖。
圖8是本發明電連接器第三實施例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圖3及圖4所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揭示一種電連接器100,所述電連接器100可與對接連接器(未圖示)配合并可安裝于外部電路板(未圖示),所述電連接器100包括絕緣本體10、包覆于絕緣本體10上的金屬殼體20、安裝于絕緣本體10上的端子模組30、USB端子40和指示裝置50及設于金屬殼體20上的懸伸彈臂60。
請參照圖1及圖3所示,所述絕緣本體10包括大體平行于豎直平面的前壁11、自前壁11底端向后延伸的底壁12、自前壁11的相對兩側向后延伸的兩側壁13及自前壁11上端向后延伸并與底壁12相對的頂壁14。前壁11開設有供對接連接器插入的對接端口110。兩側壁13設有扣持機構130,所述扣持機構130向后延伸且其內側設有倒鉤131。
請參照圖1-4所示,所述金屬殼體20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殼體21和第二殼體22。所述第一殼體21包括包覆前壁11的殼對接壁210及自殼對接壁210頂端垂直向后延伸的第一殼壁211。所述殼對接壁210設有供對接連接器插入的對接框口2100及自殼對接壁210左右兩側向后延伸的第一卡持部2101,所述第一卡持部2101上設有第一卡持孔2102。所述第一殼壁211設有自其左右兩側向下延伸的第二卡持部2110,所述第二卡持部2110上設有第二卡持孔2111。所述第二殼體22包括與殼對接壁210平行相對的第二殼壁220、自第二殼壁220左右兩側垂直向前延伸的殼左右側壁221。所述殼左右側壁221設有扣持于第一卡持孔2102內的第一凸片2210、扣持于第二卡持孔2111內的第二凸片2211及向下延伸并可插入安裝于外部電路板的接地腳221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富士康(昆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富士康(昆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2857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新能源復合動力汽車驅動橋
- 下一篇:一種冬凌普洱茶及其制作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