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化學石膏電加熱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127579.X | 申請日: | 2010-03-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98193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8-11 |
| 發明(設計)人: | 王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強 |
| 主分類號: | C04B11/26 | 分類號: | C04B11/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蔣常雪 |
| 地址: | 635000 四川省達州市西外開發區***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化學 石膏 加熱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化學石膏電加熱方法。
背景技術
磷石膏是磷礦石與硫酸反應制磷酸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渣,其主要成份CaSO4.2H2O的含量一般達70%左右,次要成份隨礦石來源不同而異,通常每產生1T磷酸可產生3~5T的磷石膏。目前我國磷石膏的年排放量每年約以3000萬噸的速度遞增。
磷石膏的綜合利用相對較難,大量磷石膏的排放成為磷肥生產廠家及當地政府部門的沉重負擔。近年來隨著國家有關部門逐漸禁止使用粘土磚,大力推進墻體材料材料革新,為磷石膏的綜合利用提供了很好的政策支持。
目前,在磷石膏的處理和利用上,一般用煅燒脫水的辦法,將CaSO4.2H2O經過加熱脫水生成CaSO4.1/2H2O。關于煅燒設備國外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之前,以傳統慢燒型的間歇炒鍋和外燒式回轉窯為主。六十年代后期,對上述設備進行了技術改造,七十年代,將間歇炒鍋發展成為連續炒鍋,八十年代后又發展成了錐形炒鍋;回轉窯也從外燒式發展成為內燒式煅燒。為推動石膏工業的技術進步,提高石膏建材制品生產線的運行速度,又發展了氣流式快速煅燒工藝。總的來講,煅燒工藝存在著出料到連續出料、間接加熱到直接加熱、慢速脫水到快速脫水并舉的趨勢發展。
現階段。國內的磷石膏煅燒加熱裝置主要有旋轉窯和沸騰爐等,它們均是用煤作燃料,輔以電傳動的方式運行。從綜合效益看,旋轉爐每處理1T磷石膏所需的煤電成本不低于60元,沸騰爐每處理1T磷石膏所需的各種成本也不低。
因此開發研究新技術,繼續降低工業副產品——磷石膏的處理成本很有必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磷石膏處理工藝成本較高的缺陷,提供一種化學石膏電加熱方法,它用電做能源,采用內加熱、連續式、流水線作業的方式對磷石膏進行加熱處理,可以有效降低磷石膏的生產成本。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一種化學石膏電加熱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磷石膏由原料輸入裝置輸入電強直對流加熱窯進行遠紅外強直對流電加熱,電加熱過程由微電腦集成控制系統控制,電加熱處理后的成品由輸出裝置輸入料倉儲存。
本發明所述電加熱過程為:
1)、通過微電腦集成控制系統對電強直對流加熱窯進行預熱,預熱溫度為500℃-1000℃,預熱時間為1-5小時;
2)、在進料的同時,微電腦集成控制系統自動對電強直對流加熱窯內溫度電強直對流加熱進行自動補償,保持窯內恒溫,恒溫溫度為500℃-1000℃;
3)、電強直對流加熱窯內設置有電傳動粉碎裝置,在窯內電加熱的同時,電傳動粉碎裝置開始運轉,將窯內塊狀磷石膏打散成粉狀,使其均勻受熱。
所述電強直對流加熱窯連接有回流收集器,所述回流收集器連接布袋除塵器,電加熱過程中,窯內部分固體顆粒隨熱氣流帶出窯進入回流收集器,絕大部分固體顆粒經回流收集器收集后由回流收集器回送到窯內,由回流收集器排出的煙氣進入布袋除塵器,除塵后的煙氣經引風機送入煙囪排放。
本發明采用電加熱方式,以電做能源,采用內加熱、連續式、流水線作業的方式對磷石膏進行加熱處理,可以有效降低磷石膏處理的成本。
本發明的加熱方式是采用遠紅外直接加熱的原理,其熱能不需通過任何介質,直接對磷石膏加熱,沒有熱散失,此種加熱方式由于其溫度能夠靈活調整,因而產品質量相對穩定,同時產品不含煤灰,品質高、顏色白、因此具有更高的經濟效益。采用電能源內加熱的方式,不僅可以大大降低成本,而且處理能力高。
具體實施方式
磷石膏由原料輸入裝置輸入電強直對流加熱窯進行遠紅外強直對流電加熱,電加熱過程由微電腦集成控制系統控制,電加熱處理后的成品由輸出裝置輸入料倉儲存。
本發明所述電加熱過程為:
1)、通過微電腦集成控制系統對電強直對流加熱窯進行預熱,預熱溫度為700℃,預熱時間2小時;
2)、在進料的同時,微電腦集成控制系統自動對電強直對流加熱窯內溫度電強直對流加熱進行自動補償,保持窯內恒溫,恒溫溫度為700℃。
3)、電強直對流加熱窯內設置有電傳動粉碎裝置,在窯內電加熱的同時,電傳動粉碎裝置開始運轉,將窯內塊狀磷石膏打散成粉狀,使其均勻受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強,未經王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27579.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干軋制粒機送料裝置提升機構
- 下一篇:異味吸附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