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焊接裝備任意角度回轉工作臺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010127573.2 | 申請日: | 2010-03-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80621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7-21 |
| 發(fā)明(設計)人: | 林巨廣;邱峰;吳軍;黃飚;韓慧;王建中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巨一自動化裝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K37/047 | 分類號: | B23K37/047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孫文彩 |
| 地址: | 230051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焊接 裝備 任意 角度 回轉 工作臺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焊接裝備360度任意角度回轉臺。
背景技術:
在汽車焊裝領域,經(jīng)常用到依靠電機、氣動原件等作為動力來使工作臺轉動,而目前 這些設備多數(shù)是國外進口的成套設備,造價相對較高,維護成本高,而目前國內各個主機 廠都提出降低成本、提高設備利用率的要求,采取外國設備已經(jīng)不切合實際,為了提高焊 接效率,提高產(chǎn)能,需要采用回轉工作臺來實現(xiàn)快速上件焊接,國內多數(shù)主機廠及焊接公 司都在尋求國外進口類似或有相同功能的設備;但目前上述各種形式設備都需要施以外加 的動力才能進行轉動,且工作臺轉動的方位及角度都還有限值,結構復雜、成本高。
發(fā)明內容:
為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缺陷,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回轉設備, 其工作臺在平面內可360度任意角度回轉,操作工人在焊接時用人工就可以將工作臺任意 角度回轉,不受自動化程度高低的限制。
本發(fā)明解決技術問題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焊接裝備任意角度回轉工作臺,設置支架及固聯(lián)于支架上的圓盤式支承臺面,在所述 支承臺面上依次設置定位臺面及回轉工作臺面,所述定位臺面上開設有若干通孔,各通孔 內設有可自由轉動并對所述回轉工作臺面形成支撐的球形回轉體,固定于所述支架上的縱 軸自所述支承臺面、定位臺面及回轉工作臺面的中心孔穿過形成對各臺面的徑向限位。
本發(fā)明的結構特點也在于:
在所述縱軸的頂端設置有鎖緊螺母形成對所述回轉工作臺面的軸向限位。
所述支架為十字形支架,支架各端部的底部固設有萬向腳輪。
所述萬向腳輪為具有自帶剎車結構的萬向腳輪。
與已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體現(xiàn)在:
1、本發(fā)明回轉工作臺無需電機、氣動原件等作為動力來使工作臺轉動,利用人工即可 實現(xiàn)工作臺面360度任意角度回轉,工作可靠,結構簡單,成本低;2、本發(fā)明工作臺占用 空間少,適于對空間要求苛刻的場合,支架底部設置有帶有剎車功能的萬向腳輪,移動方 便,定位準確。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局部結構圖(圖中未示意出回轉工作臺面)。
圖中標號:1萬向腳輪,2支架,3支承臺面,4定位臺面,5回轉體,6回轉工作臺面, 7縱軸,8鎖緊螺母。
以下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并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結合1、2,本實施例的焊接裝備任意角度回轉工作臺,設置支架2及固聯(lián)于 支架上的圓盤式支承臺面3,在支承臺面3上依次設置定位臺面4及回轉工作臺面6,定位 臺面上開設有25-30個通孔,各通孔內設有可自由轉動的球形回轉體5,球徑比通孔的孔徑 略小,球體部分突出于定位臺面4形成對回轉工作臺面的點狀支撐,固定于支架2上的縱 軸7自支承臺面3、定位臺面4及回轉工作臺面6的中心孔穿過形成對各臺面的徑向限位, 在縱軸7的頂端設置有鎖緊螺母8形成對回轉工作臺面6的軸向限位。
具體設置中,所述支架2為十字形支架,支架各端部的底部固設有萬向腳輪1,采用 具有自帶剎車結構的萬向腳輪。工作中,工件放置于回轉工作臺面6上,利用球形回轉體 5在定位臺面的通孔中自轉使工作臺面及其上的設備同時轉動,實現(xiàn)快速上件焊接,整個 裝置占用空間少,適于對空間要求苛刻的場合,支架底部設置帶有剎車功能的萬向腳輪, 移動方便,定位準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巨一自動化裝備有限公司,未經(jīng)安徽巨一自動化裝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2757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移動通信終端及其導航方法
- 下一篇:基于主動立體全景視覺的河道寬度測量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