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液晶面板的框架定位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126939.4 | 申請日: | 2010-03-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76812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7-14 |
| 發明(設計)人: | 王呈鈺;蔡政旻;邱林威 | 申請(專利權)人: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F1/13 | 分類號: | G02F1/13;H05K7/12;H05K7/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誠同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曾紅 |
| 地址: | 中國臺灣新竹***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液晶面板 框架 定位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于一種定位結構,尤其是關于一種液晶面板的框架定位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科技產品日趨輕薄短小,對于需要顯示屏幕的產品來說,陰極射線管的體積與能耗都不符合目前需求,正逐步退出市場。液晶顯示器(LCD)以其輕薄的體積與低耗能慢慢將陰極射線管取而代之,被廣泛應用于個人數字助理(PDA)、移動電話、攝錄放影機、筆記本計算機、桌面顯示器、車用顯示器及投影電視等消費性通訊或電子產品之上,成為顯示器的主流。
液晶顯示器模組主要由鐵框、塑膠框、背光板、液晶面板、電路板等組成。為了將鐵框與塑膠框正確固定,目前使用的方法是在鐵框上設置卡勾,與含有液晶顯示模組的塑膠框上的多個卡溝槽相對應,提供鐵框與塑膠框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限制,保護膜與支持膠帶(support?tape)以及保護電路板的保護膜提供鐵框與塑膠框在Y方向上的位置限制,并以固定膠帶來進行X方向的位置限定。固定膠帶需要以人工方式貼附及定位,這樣不僅使成本上升,還要增加貼附的工序,使工時增加。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液晶面板框架固定結構,以取代固定膠帶,該固定結構包含一第一框架;一第二框架,容置于第一框架內;至少一擋墻結構,設于第二框架側邊;以及至少一彎折件結構,設于第一框架側邊,與擋墻結構相對應,當擋墻結構與彎折件結構契合時,第二框架在第一框架內垂直于側邊的方向上的位置被固定。
優選地,第一框架是一鐵框,具有至少一卡勾,第二框架具有至少一卡溝槽,與卡勾相對應。
優選地,第二框架是一塑膠框,包含一液晶顯示模組。
優選地,擋墻結構具有一斜面。
優選地,彎折件結構是沖壓而成。
使用本發明可免去使用固定膠帶的成本以及人工貼附的工序,使鐵框與塑膠框在各方向上的定位一次完成,縮短了生產周期。
附圖說明
圖1繪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彎折件結構的立體示意圖;
圖2a繪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擋墻結構的立體示意圖;
圖2b繪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擋墻結構的剖視圖;
圖3繪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液晶面板的框架固定結構的立體示意圖;以及
圖4繪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液晶面板的框架固定示意圖。
【主要組件符號說明】
100:鐵框
102:彎折件結構
104:缺口
106:彎折件
200:塑膠框
202:擋墻結構
204:凹槽
206:擋墻
400:卡勾結構
402:保護膜
404:支持膠帶
X:方向
Y:方向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以附圖及詳細說明來清楚闡釋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為簡化附圖起見,一些已知慣用的結構與組件在附圖中將以簡單示意的方式繪示。
參見圖1,其繪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彎折件結構的立體示意圖。如圖所示,鐵框(第一框架)100上的側邊具有彎折件結構102。在鐵框100側邊的缺口104內,利用鐵框100的原有材料沖壓成形一彎折件106,其向鐵框100內側彎折。
此時參見圖2a,其繪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擋墻結構的立體示意圖。如圖所示,塑膠框(第二框架)200上的側邊具有擋墻結構202。凹槽204的形狀與圖1中彎折件106相對應,擋墻206位于凹槽204內。擋墻206具有一斜面,其利于組裝鐵框100與塑膠框200時彎折件結構102滑入凹槽204。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擋墻結構202,請參見圖2b,其繪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擋墻結構的剖視圖。如圖中所示,凹槽204的形狀與圖1中彎折件106相對應,用于容置彎折件106。擋墻206位于凹槽204內。擋墻206具有一斜面,其利于組裝鐵框100與塑膠框200時彎折件結構102滑入凹槽204。
下面請參見圖3,其繪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液晶面板的框架固定結構的立體示意圖。如圖所示,塑膠框200已容置于鐵框100內,相對應的擋墻結構202與彎折件結構102契合。彎折件106經擋墻206上的斜面引導滑入凹槽204內,由于擋墻206的限制,彎折件106在垂直于擋墻206的方向上的位置被固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2693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