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p型ZnO和n型GaN組合的ZnO基發光器件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124416.6 | 申請日: | 2010-03-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194943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9-21 |
| 發明(設計)人: | 杜國同;夏曉川;趙旺;梁紅偉;張寶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吉林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L33/14 | 分類號: | H01L33/14;H01L33/26 |
| 代理公司: | 長春吉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張景林;劉喜生 |
| 地址: | 130012 吉林***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zno gan 組合 發光 器件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p型ZnO和n型GaN組合的ZnO基發光器件,依次由襯底(1)、在襯底(1)上外延生長的GaN外延層(2)、在GaN外延層(2)上制備的相互分立的電流下限制層(3)和下電極(5)、在電流下限制層(3)上制備的ZnO基發光層(4)、在ZnO基發光層(4)上面制備的上電極(6)構成,其特征在于:GaN外延層(2)為n型GaN薄膜,電流下限制層(3)為n型的AlGaN或Ga2O3薄膜,ZnO基發光層(4)為p型ZnO基薄膜。
2.一種p型ZnO和n型GaN組合的ZnO基發光器件結構,其特征在于:
依次由襯底(1)、在襯底(1)上外延生長的GaN外延層(2)、在GaN外延層(2)上制備的相互分立的下電極(5)和ZnO基發光層(4)、在ZnO基發光層(4)上面制備的上電極(6)構成,GaN外延層(2)為n型GaN薄膜,ZnO基發光層(4)為p型ZnO基薄膜。
3.一種p型ZnO和n型GaN組合的ZnO基發光器件,依次由襯底(1)、在襯底(1)上外延生長的GaN外延層(2)、在GaN外延層(2)上制備的相互分立的電流下限制層(3)和下電極(5)、在電流下限制層(3)上制備的ZnO基發光層(4)、在ZnO基發光層(4)上面制備的上電極(6)構成,其特征在于:GaN外延層(2)為n型GaN薄膜,電流下限制層(3)為n型AlGaN或Ga2O3薄膜,ZnO發光層(4)為p型ZnO基薄膜,并且在ZnO基發光層(4)和上電極(6)的中間再生長一層電流上限制層(7),電流上限制層(7)為p型ZnO基三元薄膜,其禁帶寬度大于ZnO基發光層(4)ZnO基薄膜的禁帶寬度。
4.如權利要求1~3任何一項所述的一種p型ZnO和n型GaN組合的ZnO基發光器件,其特征在于:ZnO基發光層(4)為p型ZnO、ZnMgO、ZnBeO、ZnCdO或ZnNiO。
5.如權利要求1~3任何一項所述的一種p型ZnO和n型GaN組合的ZnO基發光器件,其特征在于:電流上限制層(7)為p型ZnMgO、ZnBeO、ZnCdO或ZnNiO。
6.權利要求1~3任何一項所述的一種p型ZnO和n型GaN組合的ZnO基發光器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GaN外延層(2)、作為ZnO發光層(4)的p型ZnO基薄膜、作為電流上限制層(7)的p型ZnO基三元薄膜均使用MOCVD方法進行制備,電流上限制層(7)的禁帶寬度大于ZnO基發光層(4)的禁帶寬度。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p型ZnO和n型GaN組合的ZnO基發光器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ZnO基發光層(4)為p型ZnO、ZnMgO、ZnBeO、ZnCdO或ZnNiO。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p型ZnO和n型GaN組合的ZnO基發光器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電流上限制層(7)為p型ZnMgO、ZnBeO、ZnCdO或ZnNiO。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吉林大學,未經吉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24416.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