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順丁烯二酸酐化合物在制備油菜菌核病菌抑菌劑中的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122683.X | 申請日: | 2010-03-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90981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8-04 |
| 發明(設計)人: | 陳小龍;朱小惠;范永仙;嘉曉勤;沈寅初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N43/08 | 分類號: | A01N43/08;A01P3/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黃美娟;冷紅梅 |
| 地址: | 310014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丁烯 酸酐 化合物 制備 油菜 菌核 病菌 抑菌劑 中的 應用 | ||
(一)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順丁烯二酸酐類化合物在制備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抑菌劑中的應用。
(二)背景技術
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是世界范圍的主要病害,它 可以侵染400多種雙子葉植物,給許多國家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國際上 雖對油菜菌核病進行了廣泛研究,但由于目前在十字花科植物中缺少抗菌 核病的基因源,利用傳統的育種方法對菌核病抗性的提高,是一個漫長的 過程,進展相當緩慢,難以滿足生產需求。此外,利用多菌靈等農藥防治 菌核病雖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也造成病原菌對藥劑的抗性問題日益突 出。尋求對環境相容性好,對病原菌具有持久效果的農藥顯得格外重要。
據報道一些順丁烯二酸酐類化合物具有較高的抗菌除草抗腫瘤等生 物活性,但是對防治油菜菌核病的應用及抑制機理方面鮮有報道。因此, 研究順丁烯二酸酐類化合物對油菜菌核病菌的抑菌活性和抑制機理,將此 類化合物應用到植物病害的防治上,對解決病原菌對藥劑日益突出的抗性 問題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提供順丁烯二酸酐類化合物在制備油菜菌核病菌 (Sclerotinia?sclerotiorum)抑菌劑中的應用。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順丁烯二酸酐類化合物在制備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抑菌劑中的應用,所述順丁烯二酸酐類化合物為下列之一:
2,3-Dimethylmaleic?????????????anhydride?Diphenylmaleic?anhydride????????????????bromomaleic?anhydride
2,3-二甲基馬來酸酐?????????????聯苯基馬來酸酐????????????????????????????????????溴代馬來酸酐
上述化合物均含有下述順丁烯二酸酐活性結構:
所述的順丁烯二酸酐類化合物的抑菌活性受pH影響,在酸性條件下 的抑菌活性比堿性條件下的抑菌活性高,故所述抑菌劑在酸性環境中使用 為好。
所述順丁烯二酸酐類化合物的抑制作用機制為:抑制油菜菌核病菌的 菌絲生長,延遲或抑制菌核的萌發,降低菌核形成的數量。
具體的,所述順丁烯二酸酐類化合物可用于制備抑制油菜菌核病菌在 油菜葉片上的侵染的制劑。
本發明利用菌絲生長速率法,篩選抗菌核病菌活性較高的順丁烯二酸 酐類化合物。具體如下:將順丁烯二酸酐類化合物配制成一定濃度的藥液, 研究了活性藥物的最佳抑菌pH,開展順丁烯二酸酐類化合物對菌絲生長 抑制實驗,對菌核形成影響實驗,對菌核萌發影響實驗,離體葉片實驗等 室內毒力測定實驗。其中2,3-二甲基馬來酸酐用水溶解,并用1mol/L的 氫氧化鈉調pH至6左右使其完全溶解,其余藥品則用丙酮溶解。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主要體現在:本發明從多個角度研究順丁烯二酸酐 類化合物對油菜菌核病菌的抑制機理,強有力的說明了順丁烯二酸酐類化 合物對油菜菌核病菌的抑制作用,對順丁烯二酸酐類化合物的應用提出了 新思路,為防治菌核病提供了新的開發資源,對解決病原菌對藥劑日益突 出的抗性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四)附圖說明
圖1為pH對順丁烯二酸酐類化合物抑菌活性的影響;其中,(b)為二甲 基馬來酸酐,(c)為聯苯基馬來酸酐;
圖2為溴代馬來酸酐抑制油菜菌核病菌侵染葉片;A為對照葉片發病情 況,B為經溴代馬來酸酐處理的葉片發病情況。
(五)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描述,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并不僅限于此:
實施例1:利用菌絲生長速率法,篩選抗菌核病菌活性較高的順丁烯 二酸酐類化合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工業大學,未經浙江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22683.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