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手術固定支架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010122311.7 | 申請日: | 2010-03-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29001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9-15 |
| 發(fā)明(設計)人: | 謝叻;王金武;呂超;王友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yī)院 |
| 主分類號: | A61G13/12 | 分類號: | A61G13/12;A61B1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達專利事務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錫麟;王桂忠 |
| 地址: | 20024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手術 固定 支架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的是一種醫(yī)療器械技術領域的裝置,尤其涉及的是一種手術固定支架。
背景技術
在很多外科手術,如肩關節(jié)、肘關節(jié)或髖關節(jié)等的手術實施過程中,需要將患者的軀體或四肢保持在固定的一系列方位,并且需要提供持續(xù)穩(wěn)定的定位與支撐,以利于各項手術操作順利進行。此外,外科手術中大量應用的光學內(nèi)窺鏡等手術器械,也需要擺放及維持在不同的位置。所以手術中通常需要增加額外的醫(yī)務人員或器械來輔助手術的操作。
經(jīng)過對現(xiàn)有技術的檢索發(fā)現(xiàn),中國實用新型專利申請?zhí)枺?00820001969.0,名稱:手術體位架,該技術包括固定架,其一端同手術床固定連接,另一端借助下端結同第一連接桿連接,第一連接桿的另一端借助旋轉節(jié)同第二連接桿連接,第二連接桿的另一端裝有上端節(jié),上端結內(nèi)有快速插拔裝置,下端結相當于人體的肩關節(jié),旋轉結相當于人體的肘關節(jié),上端結相當于人體的腕關節(jié),手術體位架上的各個關節(jié)以壓縮空氣為動力,液壓傳動,機械鎖緊,實現(xiàn)對肢體或器械在空間的固定。但壓縮空氣動力對制造加工精度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液壓傳動需外接電源并消耗電能,且裝置的固定方式對手術床的結構提出了一定要求,固定方式單一。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手術固定支架,可以在很大的空間范圍內(nèi)定位肢體或器械,利用上端結和下端結模塊中的彈簧、活塞和螺紋等對各部件的位向進行鎖緊,無需外接電源提供能量,能夠?qū)χw或器械提供穩(wěn)定的支撐,結構簡單、操作使用方便,易于分拆消毒,節(jié)省大量人力,能更大范圍的滿足各種醫(yī)務需求。
本發(fā)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本發(fā)明包括:固定基體、下端結模塊、連接桿模塊、上端結模塊和快速插拔器,其中:固定基體、下端結模塊、連接桿模塊、上端結模塊和快速插拔器依次相連。
所述的下端結模塊包括:下端結球副、下端結腔體殼、下端結腔體蓋、下端結異型活塞、限位螺母、彈簧、橡膠摩擦墊和腳蹬,其中:下端結腔體殼和固定基體固定相連,下端結腔體蓋固定在下端結腔體殼上,下端結球副嵌于下端結腔體殼內(nèi),彈簧一端和下端結腔體殼的內(nèi)表面相連,另一端和下端結異型活塞相連,下端結異型活塞和橡膠摩擦墊相連,下端結異型活塞上套接限位螺母,下端結異型活塞的末端和腳蹬相連。
所述的固定基體包括:地面基座和鎖緊滾輪,其中:地面基座設于鎖緊滾輪之上,地面基座和下端結腔體殼相連。
所述的固定基體包括:盒型夾具、導軌、方形夾具和開式夾口,其中:盒型夾具和下端結腔體殼固定相連,盒型夾具套接在導軌上,導軌套接在方形夾具中,方形夾具和開式夾口相連,開式夾口和手術床相連。
所述的連接桿模塊包括:第一連接桿、第二連接桿、第一鎖緊夾具、第三連接桿、第二鎖緊夾具和第四連接桿,其中:第一連接桿和下端結球副相連,第二連接桿和第一連接桿垂直相連,第一鎖緊夾具分別與第三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相連,第三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相互垂直,第二鎖緊夾具分別與第四連接桿和第三連接桿相連。
所述的上端結模塊包括:上端結腔體殼、卡圈、上端結球副、上端結異型活塞和旋鈕,其中:上端結腔體殼和第四連接桿相連,卡圈和上端結腔體殼螺紋連接,上端結球副嵌于上端結腔體殼內(nèi),上端結異型活塞和上端結腔體殼螺紋連接,旋鈕和上端結異型活塞相連,上端結球副和快速拔插器相連。
所述的快速拔插器是掛鉤或者鎖扣。
本發(fā)明工作時:固定基體將整個裝置牢固定位于指定位置,操作人員可根據(jù)需要調(diào)節(jié)固定基體的位置和連接模塊的位向和有效長度,以實現(xiàn)快速插拔器在很大空間范圍內(nèi)的位向固定,快速插拔器連接所需固定的人體肢體或醫(yī)療器具,各自由度通過固定基體、下端結模塊、連接桿模塊和上端結模塊來實現(xiàn)解鎖或鎖緊。
本發(fā)明相比現(xiàn)有技術具有以下優(yōu)點:本發(fā)明制作成本低,利用彈簧、活塞和螺紋等對各部件的位向進行鎖緊,無需外接電源提供能量;另外各連接桿的有效長度可調(diào),并極易分拆消毒,能更大范圍的滿足各種醫(yī)務需求;還提供了不同的基座固定方式,能適應不同條件的場合。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下端結模塊的局部示意圖;
圖3是下端結模塊的俯視圖;
圖4是上端結模塊的局部示意圖;
圖5是實施例2的固定基體的局部示意圖。
圖6是實施例2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作詳細說明,本實施例在以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下述的實施例。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yī)院,未經(jīng)上海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y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2231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