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光學拾取器以及光盤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121737.0 | 申請日: | 2010-0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14298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8-25 |
| 發明(設計)人: | 中野文昭;安藤伸彥;西紀彰;中尾敬;中川弘昭;天宅豐 | 申請(專利權)人: | 索尼公司 |
| 主分類號: | G11B7/135 | 分類號: | G11B7/135;G11B7/13;G11B7/09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東方億思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王安武;南霆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光學 拾取 以及 光盤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光學拾取器(optical?pickup)以及光盤裝置,優選適用于 例如與具有多個記錄層的光盤對應的光盤裝置。
背景技術
以往,在光盤裝置中,廣泛普及有:如CD、DVD、Blu-ray?Disc(注 冊商標,以下稱作BD)等那樣,通過對光盤照射光束并讀取其反射光來 再現信息的裝置。
在該光盤中,將應當記錄的信息進行編碼并調制之后作為凹坑(pit) 等來記錄在形成為螺旋狀或者同心圓狀的軌道(track)上。
因此,在光盤裝置中,利用物鏡對光束進行聚光,并且,當從光盤再 現信息時,將該光束對焦到以螺旋狀或者同心圓狀形成在光盤的記錄層上 的軌道。
此時,光盤裝置通過在光電探測器(photodetector)上設置預定形狀 的受光區域等來接收反射光。光盤裝置基于該受光結果,分別計算出表示 應當照射光束的軌道(以下稱作目標軌道)和光束的焦點在對焦方向 (focus?direction)上和尋軌方向(tracking?direction)上的偏移量的對焦誤 差信號以及尋軌誤差信號。
接下來,光盤裝置基于對焦誤差信號向對焦方向移動物鏡,并且基于 尋軌誤差信號向尋軌方向移動該物鏡,由此能夠將光束對焦到目標軌道。
然而,在光盤中存在如下光盤:具有二層的記錄層,在各記錄層中分 別以預定的反射率反射光束。對于這樣的光盤,光盤裝置進行控制以將光 束對焦到期望的記錄層上,然后檢測出其反射光。
這里,在光盤裝置中,光束的一部分在與期望的記錄層不同的其他的 記錄層中被反射而形成的層間雜散光(interlayer?stray?light)有時被照射到 光電探測器的受光區域。此時,光盤裝置恐怕由于該層間雜散光而使尋軌 誤差信號產生誤差從而無法正確地進行尋軌控制。
另外,為了增加光盤的記錄容量,可以考慮對光盤設置4層或6層的 記錄層。在該光盤中,與現有的具有2層的記錄層的光盤的層間隔相比較 可知,最接近(即,相鄰)的記錄層之間的層間隔變窄,而最遠離的記錄 層之間的層間隔變寬。
因此,在光盤裝置中,根據期望的記錄層和其他記錄層之間的層間距 離,層間雜散光的照射狀態各自不同。
因此,在光盤裝置中,提出了一種在增加了光盤的記錄層的情況下也 能夠避免層間雜散光的影響的、利用了所謂的單束推拉方法(on-beam push-pull?method)的光盤裝置。(例如,參照專利文件1)
在該光盤裝置中,如圖1所示,利用全息元件(hologram?element)1 等針對反射光的每個區域使反射光向不同的方向(圖中用箭頭表示)衍 射,并且,如圖2所示,通過設置在光電探測器2上的多個受光區域針對 反射光的每個區域進行接收。
如圖1和圖2所示,該光盤裝置使反射光中的包含有所謂的推拉分量 的區域(主區域)和包含有所謂的透鏡移位(lens-shift)分量的區域(副 區域)向不同的方向衍射。
由此,光盤裝置即使在將任一個記錄層作為了期望的記錄層的情況下 也能夠防止層間雜散光對受光區域的(圖中用虛線表示)照射,或者即使 被照射了層間雜散光時也能夠防止產生尋軌誤差信號等中的誤差。
專利文件1:日本專利文獻特開2008-135151公報(圖8)
發明內容
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
然而,根據光盤裝置的原理,當光盤裝置進行了使物鏡向尋軌方向移 動的尋軌控制時、即當發生了透鏡移位時,層間雜散光的照射狀態也會發 生變化。
另外,在光盤裝置中,由于來自與期望的記錄層的層間隔窄的其他的 記錄層的層間雜散光與反射光束的光路長度(optical?path?length)差小, 因此其照射范圍狹小,接近光電探測器的受光區域。
因此,在光盤裝置中,如與圖2對應的圖3所示的那樣,當發生了透 鏡移位時,基于與期望的記錄層的層間隔窄的其他的記錄層的層間雜散光 可能會進入受光區域。
在這樣的情況下,該光盤裝置中還是會存在由于尋軌誤差信號產生誤 差而導致尋軌控制的精度下降的問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索尼公司,未經索尼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2173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超細電線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生成深度圖的方法及其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