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中吸式生物質氣化爐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120186.6 | 申請日: | 2010-03-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81578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7-21 |
| 發明(設計)人: | 衛光明;鄭伏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銘居冷暖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0J3/20 | 分類號: | C10J3/20;C10J3/84;C10J3/66;C10J3/34;C10J3/3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11103 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中吸式 生物 氣化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產氣裝置,具體說是一種中吸式生物質氣化爐。
背景技術
我國最早于上世紀80年代開始發展“生物質氣化技術”,“生物質氣化技術”產品 一般亦稱:生物質氣化爐、秸桿氣化爐等,在秸稈氣化爐當中,分直燃式(半氣化)和 導氣式兩種,其中導氣式秸稈氣化爐中又分“上吸式”、“下吸式”和流化床秸稈氣化爐。 由于流化床秸稈氣化爐的工藝復雜,投資成本高;上吸式秸稈氣化爐產氣量小,只能滿 足單戶家庭使用,所以得不到廣泛應用。
目前,國內一般都采用下吸式秸稈氣化爐,下吸式秸稈氣化爐主要有以下缺點:1、 每燒一爐料,要清一爐灰,下次使用再重新點火,持續產氣時間短,操作繁瑣、工作效 率低;2、因使用外置焦油過濾裝置,而形成的過濾介質和大量的焦油對周邊環境造成 了極大的二次污染;3、由于使用敞開式排灰,每次排灰時無法控制有大量的灰塵排出; 對產生的焦油和污水也只能是臨時存放,還沒有更好的處理方法;4、產品規格單一, 只適應農村以村為單位的供氣使用。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合理的中吸式 生物質氣化爐,該生物質氣化爐邊加料、邊除灰、邊產氣,一次點火隨開隨用,可以不 受時間限制的持續穩定產氣,適用范圍廣。
技術方案: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述的一種中吸式生物質氣化爐,包括 爐體、壓料裝置、除灰裝置和設置在爐體下方的濕式除灰裝置,爐體內腔從上至下依次 為儲料室、焦油過濾室、氣化室,在儲料室的頂部設有與外接送料裝置相通的投料口, 儲料室與爐體內壁之間設有與焦油過濾室相通的氣體通道,壓料裝置設置在焦油過濾室 內并通過第一傳動軸與爐體外的第一驅動裝置相連,除灰裝置設置在氣化室內并通過第 二傳動軸與爐體外的第二驅動裝置相連,所述氣化室通過除灰裝置與濕式除灰裝置相 通,在爐體下部設有鼓風裝置。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為:先用少量易燃物料點火置于爐內,再將生物質燃料通過送料 裝置送入爐體內的儲料室,開啟第一驅動裝置,然后帶動第一傳動軸從而帶動壓料裝置 工作,燃料經壓料裝置擠壓后,能保持氣化室內的燃料密實,繼續送料達到送料裝置的 端口,然后停止送料,開啟鼓風裝置,再開啟氣體輸送裝置,爐體產生的氣體被氣體輸 送裝置的吸引力牽引通過氣體通道和輸氣管道進入氣體冷卻裝置,在通過輸氣管道進入 氣體凈化裝置,凈化后的氣體通過輸氣管道穿過氣體輸送裝置到達安全液封,再經過輸 氣管道輸出利用。
本發明中,在爐內設有壓料裝置,對生物質燃料進行層面式擠壓,在壓料的同時不 影響氣化室內燃燒結構;在爐內設有除灰裝置,采用刮板式層面除灰,除灰的同時能達 到不影響氣化室內燃燒結構。以上兩項發明解決了中吸式生物質氣化爐達到不受時間限 制的持續穩定產氣。
為了控制生物質燃燒產生的灰能均勻的落入濕式除灰裝置中,所述除灰裝置包括盤 狀本體,在盤狀本體上設有除灰刮板,在盤狀本體的盤面上設有除灰槽,在盤狀本體的 盤面上開有通氣孔。
所述壓料裝置包括盤狀本體,在盤狀本體上設有壓料刮板,在盤狀本體的盤面上開 有扇形進料口。
在所述焦油過濾室內設有環形水冷卻室。
在所述環形水冷卻室底部并在焦油過濾室和氣化室內設有環形保溫室。
所述環形水冷卻室設置在爐體內壁上。所述環形保溫室設置在爐體內壁上。這樣可 以使爐體的結構合理。
所述濕式除灰裝置為濕式除灰池。
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是:(1)本發明創造能實現生物質氣化 爐邊加料、邊除灰、邊產氣,一次點火隨開隨用,可以不受時間限制的持續穩定產氣; (2)使用內置的焦油過濾技術,使生物質熱裂解過程中90%以上的焦油在氣化室內進行 二次燃燒,能實現生物質氣化爐零焦油排放;(3)設計了濕式除灰池和污水回收槽相結 合,能實現無灰塵、無焦油、無污水的排放,從而確保對環境的零污染;(4)中吸式生 物質氣化爐不但適應農村供氣站的推廣建設,還可滿足工、農業企業的生產、生活的需 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工作原理圖;
圖3為本發明中除灰盤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中壓料盤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銘居冷暖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南京銘居冷暖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2018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