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水泥生產袋式收塵設備及袋籠的安裝和換袋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119782.2 | 申請日: | 2010-03-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98187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8-11 |
| 發明(設計)人: | 潘胡江;付京麗;吳德進;曹瑩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海螺川崎裝備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7/36 | 分類號: | C04B7/36 |
| 代理公司: | 蕪湖安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徐暉 |
| 地址: | 241000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泥 生產 收塵 設備 安裝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水泥生產設備的技術領域,涉及水泥生產中的除塵設備。具體 地說,本發明涉及一種水泥生產袋式收塵設備。另外,本發明還涉及所述的水 泥生產袋式收塵設備中的袋籠的安裝和換袋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十一五”期間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 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作為水泥生產企業,必須考慮的問 題是如何減少水泥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大量粉塵和廢氣的排放,于是袋式收塵 器就進入了歷史性的舞臺。
但是,目前通用的袋式收塵器均采用頂部開門換袋,而水泥工廠部分場合 空間高度不足,導致袋式收塵器的使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部分水泥生產企業采用在側面開門,將袋籠水平裝進 收塵器內,并在袋籠底部加隔條(圓鋼),但是這種結構的濾袋在上方積灰嚴重, 且濾袋容易損壞。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是提供一種水泥生產袋式收塵設備,其目的 是提高收塵設備的使用壽命并能提高整機的收塵效率。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本發明所提供的這種水泥生產袋式收塵設備,包括頂部箱體、高壓脈沖噴 吹裝置、檢修平臺、袋籠、灰斗部分和卸灰裝置,在所述的袋式收塵設備的側 面設側檢修門,所述的側檢修門采用橡膠圈密封,所述的袋籠為豎直安裝。
所述的頂部箱體的頂部帶有斜坡。
所述的所述帶有斜坡的頂部箱體的加強筋采用折彎鋼板。
所述的卸灰裝置采用杠桿結構。
所述的高壓脈沖噴吹裝置采用脈沖閥與管接頭、無縫鋼管的焊接組裝結構。
所述的袋式收塵設備的袋籠分為兩部分,即文氏管和袋籠籠體,所述的文 氏管的形狀為喇叭形,其上部開口大于下部開口。
所述的文氏管的下部沿口,設多個籠體安裝孔;將袋籠籠體頂部筋條的端 頭做成向外折彎的鉤狀。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第二個問題是提供以上所述的水泥生產袋式收塵設備中 的袋籠的安裝和換袋方法,其發明目的與上述技術方案是相同的。該方法的技 術方案是:
在安裝時,將袋籠籠體頂部筋條向內收縮,把袋籠籠體頂部筋條的端部, 伸進文氏管小口內部,將各個袋籠籠體頂部筋條的端部相應地掛在文氏管管壁 上的籠體安裝孔內,此時文氏管與袋籠籠體連接為一體;
在換袋時,將袋籠籠體的上端部向內壓收縮,再向上推,使其掛在袋式收 塵設備內設置的多孔板上,換好濾袋后再將袋籠籠體的上端部脫離多孔板,袋 籠籠體退回,掛在文氏管上。
側門采用橡膠圈密封,保證收塵器工作的氣密性。
本發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能提高內部袋籠和濾袋的使用壽命并能提高整 機的收塵效率,并且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方案結構簡單,加工容易,能有效降低 總成本,提高同類型產品市場競爭力。通過使用證明其具有結構合理、可靠、 密封性能良好、清灰效果佳、換袋方便,維護簡單等特點。在需要收塵而空間 高度不足的場合,具有很高的推廣價值。側面換袋收塵器能節約工作空間,適 用于水泥生產線上某些空間有限但需要使用收塵的地方;采用該結構,使更換 結構簡單,從以往的頂部換袋變成側面換袋;該結構有效的改變了老式側面換 袋收塵器濾袋上方積塵嚴重的現象,從而提升收塵器的工作效率保護環境。
附圖說明
下面對本說明書各幅附圖所表達的內容及圖中的標記作簡要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結構的左視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中的文氏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中的袋籠籠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中的文氏管與袋籠籠體的裝配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記為:
1、出口風機,2、風機支撐,3、頂部蓋板,4、頂部箱體,5、高壓脈沖噴 吹裝置,6、側檢修門,7、檢修平臺,8、爬梯,9、灰斗部分,10、卸灰裝置, 11、文氏管,12、籠體安裝孔,13、袋籠籠體。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海螺川崎裝備制造有限公司,未經安徽海螺川崎裝備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1978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