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OFDMA系統中Relay參與調度的動態資源分配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119165.2 | 申請日: | 2010-03-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00998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8-11 |
| 發明(設計)人: | 汪雯琳;劉靜;李大鵬;陶梅霞;劉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W16/10 | 分類號: | H04W16/10;H04W72/12;H04B7/26 |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達專利事務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錫麟;王桂忠 |
| 地址: | 20024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ofdma 系統 relay 參與 調度 動態 資源 分配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的是一種無線通信技術領域的方法,具體是一種OFDMA(正交頻分多址接入) 系統中Relay(小區中繼)參與調度的動態資源分配方法。
背景技術
LTE-Advanced系統中引入了Relay技術來擴大小區的覆蓋范圍,提高小區邊緣用戶的吞吐 率。由此,傳統小區的傳輸模式由一跳轉變為兩跳甚至多跳的模式,同時也增加了小區中資源 分配策略的復雜度。目前,對有Relay參與通信的小區的資源分配方法主要可分為由基站集中 調度和Relay參與調度兩種,其中:集中調度是指基站根據Relay和用戶反饋的信道信息等獨 立地完成整個系統的資源分配,基站需要獲得小區中所有信道的信息,包括基站到用戶、RS 到用戶間所有鏈路,集中調度方法一般能夠達到最優解,故其資源利用率較高,往往能獲得較 好的性能,但其缺點是需要大量的信道狀態信息(CSI),且復雜度較高;Relay參與調度是指 由基站為小區中的Relay指定一部分固定的資源,供Relay自行為其服務的用戶分配資源,而 基站本身只需負責與直接用戶和Relay通信即可,這種方法相比集中調度大大減少了CSI傳送, 方法也相對簡單,這使得它在工程應用中更具可行性。
經對現有技術文獻的檢索發現,M.Awad等人在《IEE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 Communication,May?2008,pp.4414-4418(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國際通信會議,2008年5 月,第4414-4418頁)》上發表了題為“OFDMA?Based?Two-hop?Cooperative?Relay?Network Resources?Allocation(基于OFDMA的兩跳合作中繼網絡中的資源分配)”一文,該文提出一 種貪婪方法來做中心式資源分配,改方法基于基站獲得全局的CSI信息;另經檢索發現,Lin Xiao等人在《IEEE?Wireless?Communication?and?Networking?Conference,Apr.2009(電氣 電子工程師無線通信和網絡會議,2009年4月)》上發表了題為“Load?Based?Relay?Selection Algorithm?for?Fairness?in?Relay?Based?OFDMA?Cellular?Systems(OFDMA中繼蜂窩網絡中 基于負載平衡的公平性中繼選擇方法)”一文,該文基于全局CSI信息和集中調度的方法設計 了一種考慮了負載平衡和公平性的中繼選擇方法,但是以上兩種技術都需要所有的中繼接點和 用戶向中心基站反饋大量的信道信息。
經檢索還發現,M.Kaneko等在《IEEE?Transaction?on?Vehicular?Technology?May?2009, pp.1951-1964(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車輛技術通信領域期刊,2009年五月,第1951-1964頁)》 上發表的文章“Throughput?Guaranteed?Resource?Allocation?Algorithms?for?Relay-aided Cellular?OFDMA?System(Relay參與調度的OFDMA系統中基于吞吐量保證的資源分配方法)”, 該文基于Relay參與調度的場景進行了一些研究,提出了一種提高資源利用率的方法,在這種 方法下,系統不僅能夠獲得較好的吞吐率、減少斷線率,而且方法的復雜度低,對CSI的要求 降到最小。但是本文只考慮了固定幀結構的情況,并不能更靈活的分配資源。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種OFDMA系統中Relay參與調度的動態資源分 配方法。本發明根據當前信道分配后的各鏈路的容量以及實時的吞吐量信息構造幀結構,從而 利用各段鏈路的不平衡性提高系統的資源利用率。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本發明包括如下步驟:
第一步,eNB(基站)和RS(中繼站)根據已獲知的信道信息,共同進行子信道分配。
所述的子信道分配,具體步驟為:
1)RS分配子信道:RS利用現有的PFS方法為其服務的且在其緩沖內有數據包的用戶分配 子信道;
2)RS向eNB發送請求用戶的請求信息;
所述的請求用戶是RS服務的但在其緩沖內沒有數據包的用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交通大學,未經上海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1916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