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力應急通信網絡及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119136.6 | 申請日: | 2010-03-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15274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8-25 |
| 發明(設計)人: | 劉建明;趙峰;陶小峰;張月霞;崔琪楣;胡丹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信息通信有限公司;北京郵電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W4/22 | 分類號: | H04W4/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趙景平;逯長明 |
| 地址: | 10076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力 應急 通信 網絡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力應急通信技術,具體涉及一種電力應急通信網絡及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我國自然災害頻發,不僅給國家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而且使電力系統設施遭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壞,給當地的生產和人民生活帶來很大不便,因此電力應急通信受到普遍關注。
當前電網系統通信主要采用的是光纖通信技術,而微波通信、載波通信使用的較少。其中光纖傳輸網覆蓋了現階段絕大多數的變電站、區局、供電所、電廠,各類通信系統主要都承載在光纖通信網上。由于通信模式過于單一,當前電網通信過于依賴光纜或線路。
電網光纖傳輸主要承載于OPGW(Optical?Fiber?Composite?OverheadGround?Wire,光纖復合架空地線)/ADSS(All?Dielectric?Self-Supporting,全介質自承式)光纜之上,以架空方式敷設,電壓等級越高,光纜敷設模式單一的問題就越嚴重,光纜的可靠性對光纖通信網的穩定性有著決定性作用,而線路的可靠性又決定著OPGW光纜和載波通信。
地震、冰災、洪水、臺風、火災等自然災害,偷盜或其它人為事故,可能造成光纜、電力線的斷線,導致光纖通信和載波通信中斷,從而使多廠站的通信業務受到影響無法得到及時恢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出了一種電力應急通信網絡及方法,以滿足電力系統多種應急場景下的通信需求。
為此,本發明實施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電力應急通信網絡,包括:數據采集終端、基站和應急指揮中心;
所述數據采集終端,用于采集電力信息,通過所述基站將采集的電力信息傳送到所述應急指揮中心,并接收所述應急指揮中心下發的命令;所述數據采集終端與所述基站之間采用時分雙工方式進行無線通信,并且配置的上行時隙數目大于下行時隙數目;所述基站與所述應急指揮中心通過光纖或微波方式通信。
優選地,所述網絡還包括:
應急通信車,用于輔助完成所述數據采集終端與所述應急指揮中心之間的通信,將接收到的所述數據采集終端采集的電力信息傳送到所述應急指揮中心,并將所述應急指揮中心下發的命令傳送到所述數據采集終端;
所述數據采集終端與所述應急通信車之間采用時分雙工方式進行無線通信,并且配置的上行時隙數目大于下行時隙數目。
可選地,所述應急通信車與所述應急指揮中心通過光纖、或微波、或衛星方式通信。
優選地,所述數據采集終端有多個,所述多個數據采集終端組成子群,所述子群內的所有數據采集終端通過藍牙、超寬帶、或Zigbee相互通信。
可選地,所述子群內的任一數據采集終端獨立完成與所述基站的通信;或者通過其所在子群內的其他數據采集終端完成與所述基站的通信。
一種電力應急通信方法,包括:
數據采集終端采集電力信息,并與基站之間采用時分雙工方式進行無線通信,將采集的電力信息通過所述基站傳送到應急指揮中心,并通過所述基站接收所述應急指揮中心下發的命令;
所述數據采集終端與所述基站之間配置的上行時隙數目大于下行時隙數目;所述基站與所述應急指揮中心通過光纖或微波方式通信。
優選地,所述方法還包括:
數據采集終端通過應急通信車將采集的電力信息傳送到應急指揮中心,并通過所述應急通信車接收所述應急指揮中心下發的命令;
所述數據采集終端與所述基站之間采用時分雙工方式進行無線通信,并且配置的上行時隙數目大于下行時隙數目。
可選地,所述應急通信車與所述應急指揮中心通過光纖、或微波、或衛星方式通信。
優選地,所述方法還包括:
設置多個所述數據采集終端,并將所述多個數據采集終端組成子群,所述子群內的所有數據采集終端通過藍牙、超寬帶、或Zigbee相互通信。
可選地,所述數據采集終端與基站之間采用時分雙工方式進行無線通信包括:
所述子群內的任一數據采集終端獨立完成與所述基站的通信;或者
所述子群內的任一數據采集終端通過其所在子群內的其他數據采集終端完成與所述基站的通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信息通信有限公司;北京郵電大學,未經國網信息通信有限公司;北京郵電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1913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