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尾礦石墨材料及其制造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119097.X | 申請日: | 2010-03-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98204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8-11 |
| 發明(設計)人: | 劉曉初;巫華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4B28/00 | 分類號: | C04B28/00;C04B18/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0006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尾礦 石墨 材料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石墨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是具有耐腐蝕、抗鈍化和防電磁輻射性能的尾礦石墨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技術背景
石墨因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導熱性、耐酸性、耐堿性和抗熱震性等優良性能而被廣泛應用。石墨材料一般經熱混、軋輥、打粉、壓型、焙燒、石墨化等工藝制造而成,如中國專利公開號CN?1583557A中公開了一種高密度、高強度、耐磨石墨材料及其生產工藝,該專利中,介紹了一種以石墨和炭黑為主要材料,以中溫煤瀝青或樹脂為粘結劑,經過經混涅、軋片、二次磨粉、壓制成塊、焙燒、浸漬、再焙燒和石墨化等工藝制成成品,可用于電火花加工中,該方法石墨用量大,制造工藝復雜,制造成本高,制造過程對環境有一定的污染。目前,也有一些石墨材料的制造工藝比較簡單,如中國專利公開號CN1395466A中公開了一種用于電磁屏蔽的石墨基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該材料以可膨脹石墨和可以產生磁性微粒的添加劑為原材料,把原材料混合后加熱至700~1200℃,使可膨脹石墨將膨化,再用模具壓制成型,該方法制造工藝簡單,但石墨用量大,結合強度不高,且膨脹石墨是性能優良的吸附劑,當該制品置于有機化合物或復雜多相體系環境中,容易生成吸附性膜而影響制品使用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尾礦石墨材料及其制造方法,該制造方法簡單、操作方便、所使用的原材料普通、制造成本低,所制成的尾礦石墨材料結合強度高、具有耐腐蝕、抗鈍化和防電磁輻射性能,可直接用作發電站、變電站等建筑物的電磁防護材料,也可用于機器設備、?電子儀器、建筑物等的接地材料以及化工廠設備的耐腐蝕材料。?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尾礦石墨材料,其特征在于該材料主要由尾礦、石墨粉、生石灰粉、水泥以及石膏制成,且該材料的原料配方是按以下重量百分比進行配比:?
尾礦:????25%~53%;?
石墨粉:??20%~48%;?
生石灰粉:10%~15%;?
水泥:????15%~20%;?
石膏:????2%~5%。?
所述的生石灰粉為達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材行業標準使用標準的生石灰。?
所述的尾礦為鋼鐵工業所產生的二氧化硅含量高于百分之五十的尾礦。?
所述的尾礦石墨材料的制造方法,其制造方法步驟為:?
(a)將尾礦和石膏分別破碎和磨粉;?
(b)按選定的配比將石墨粉、生石灰粉、水泥以用經磨粉的石膏和尾礦強制混合、攪拌均勻;?
(c)混合粉消解,消解時間為3~6h;?
(d)加入相當于干料重15%~35%的水,加水的同時進行攪拌;?
(e)在壓力為3~6MPa下擠壓或模壓成型;?
(f)靜停3~5h;?
(g)在高溫、高壓環境下蒸壓養護,其養護溫度為160~190?℃,養護壓力為1~3MPa,養護時間為8~14小時。?
本發明的一種尾礦石墨材料的有益的效果是,本材料以鋼鐵工業所產生的礦尾為主要原材料,不但為鋼鐵行業提供一種變廢為寶、資源再利用的方法,而且能提高該材料的結合強度;該材料本身具有良好的耐腐蝕性能,且材料成型后,表面形成的多微孔結構將增大表面接觸面積,可以延緩或阻擋表面獨立相膜或吸附性膜的生成;本發明所用的尾礦石墨材料的制造方法,工藝簡單,易于實現,生產效率高,所生產的產品結合強度高,可直接用作發電站、變電站等建筑物的電磁防護材料,也可用于機器設備、電子儀器、建筑物等的接地材料以及化工廠設備的耐腐蝕材料。?
下面結合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原料配方是按以下重量百分比進行配比:?
尾礦:????53%?
石墨粉:??20%?
生石灰粉:10%?
水泥:????15%?
石膏:????2%?
(a)將尾礦和石膏分別破碎和磨粉;?
(b)按選定的配比將石墨粉、生石灰粉、水泥以用經磨粉的石膏和尾礦強制混合、攪拌均勻;?
(c)混合粉消解,消解時間為3~6h;?
(d)加入相當于干料重15%~35%的水,加水的同時進行攪拌;?
(e)在壓力為3~6MPa下擠壓或模壓成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大學,未經廣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1909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大規模非中心互聯網中基于角色的路由方法
- 下一篇:兩人能騎的三輪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