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活性焦脫硫再生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117624.3 | 申請日: | 2010-03-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32952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6-16 |
| 發明(設計)人: | 樸桂林;謝浩;蔡杰;張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D53/18 | 分類號: | B01D53/18;B01J20/34;B01J20/2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識律師事務所 32207 | 代理人: | 程化銘 |
| 地址: | 210046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活性 脫硫 再生 裝置 | ||
1.活性焦脫硫再生裝置,為立式筒體結構,其特征是:筒體自上而下由進 口段、預熱段、第一緩沖段、反應段、第二緩沖段、冷卻段和出口段依次串接 而成;
進口段上端設飽和活性焦入口,出口段的下端設再生活性焦出口;
預熱段、反應段和冷卻段采用相同的內部結構,均由入口管板、若干活性 焦管、出口管板以及筒狀外殼體組成,筒狀外殼體上端與入口管板閉合,筒狀 外殼體下端與出口管板閉合;入口管板設有錯排的若干倒錐形孔,倒錐形孔下 端面開口直徑與活性焦管直徑一致,出口管板設有與入口管板倒錐形孔位置上 下對應的若干開孔;若干活性焦管位于筒狀外殼體內,上端與入口管板倒錐形 孔相接,下端與出口管板的開孔相接,形成表面式換熱結構;
預熱段和反應段的筒狀外殼體上均設置位置相對的煙氣進口和煙氣出口, 其中反應段煙氣出口串連預熱段煙氣進口;第二緩沖段設有水蒸氣入口,第一 緩沖段設有解吸氣出口;冷卻段的筒狀外殼體上設置空氣進口和空氣出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活性焦脫硫再生裝置,其特征是:飽和活性焦入口 和再生活性焦出口均設置星形給料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師范大學,未經南京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17624.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速率適配方法、裝置及系統
- 下一篇:雙向旋轉銑夾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