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Al2O3-Ni-C-B4C復相陶瓷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010116915.0 | 申請日: | 2010-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98222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8-11 |
| 發(fā)明(設計)人: | 高遠飛;黃宏;徐友果;黃朝暉;房明浩;劉艷改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 |
| 主分類號: | C04B35/563 | 分類號: | C04B35/563;C04B35/622;C22C29/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83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al sub ni 陶瓷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Al2O3-Ni-C-B4C復相陶瓷及其制備方法,屬于超硬防護結構陶瓷材料的制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碳化硼最重要的性能在于其超常的硬度(莫氏硬度為9.3,顯微硬度為55~67Gpa),其硬度僅次于金剛石和立方氮化硼,尤其是其近于恒定的高溫強度,使之成為理想的高溫耐磨材料;碳化硼密度很小(理論密度為2.52×103kg/m3),是陶瓷材料中較輕的。因此碳化硼陶瓷是耐磨制品以及防彈材料等領域重點開發(fā)的內(nèi)容。
目前制備碳化硼陶瓷材料常用的方法為:熱壓燒結和無壓燒結。熱壓燒結方法是制造高致密度碳化硼陶瓷的主要方法,但由于碳化硼本身晶界擴散較慢和比表面積較小,熱壓法生產(chǎn)的制品仍具有燒結溫度高的缺點,熱壓法成本較高,另外采用熱壓燒結的方法不便于加工形狀復雜的構件。無壓燒結的碳化硼陶瓷制品的致密度低,且燒結溫度較熱壓燒結更高(2200~2350℃)。研究表明,在碳化硼中添加第二相可以形成液相降低燒結溫度,提高硬度和抑制晶粒長大,常見的添加助劑有金屬鋁、硼化鈦以及碳化硅等,但目前碳化硼陶瓷的燒結溫度過高的問題仍未得到很好的解決。因此開發(fā)一種較低生產(chǎn)成本并兼顧低密度和高硬度的B4C基復合陶瓷的制造技術,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和技術創(chuàng)新意義。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針對B4C本身晶界擴散很慢而造成無壓常規(guī)燒結溫度過高的問題,提出以金屬Ni和C作為燒結助劑,并依靠添加的Al2O3生成的新液相AlB12C2等方式達到在較低燒結溫度下無壓燒結制備B4C基復合陶瓷的目的,此外,該無壓燒結在埋碳的還原性氣氛中進行。這種制備B4C基復合陶瓷的新方法具有生產(chǎn)成本低、密度低和硬度高等諸多優(yōu)點。
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Al2O3-Ni-C-B4C復相陶瓷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l2O3-Ni-C-B4C復相陶瓷是以α-Al2O3粉、B4C粉體、金屬Ni粉和碳源(炭黑、石墨、焦炭粉或酚醛樹脂)為主要原料,以聚乙烯醇等為結合劑,將各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再經(jīng)過成型、干燥、燒成等工藝過程制備出Al2O3-Ni-C-B4C復相陶瓷。本發(fā)明所述的α-Al2O3粉、B4C粉體、金屬Ni粉和碳源(炭黑、石墨、焦炭粉或酚醛樹脂)等原料均為市售工業(yè)原料,所述α-Al2O3粉體的質(zhì)量要求為α-Al2O3的純度大于95wt.%,粉料粒徑為d50<10μm,其加入量為總配料質(zhì)量的0.1~30.0wt.%;所述B4C粉體的純度大于91wt.%,粉料粒徑d50<5μm,其加入量為5.0~99.9wt.%;所述金屬Ni粉的純度大于92wt.%,粉料粒徑為d50<50μm,其加入量為0.1~15.0wt.%;所述碳源可以是炭黑、石墨、焦炭等含碳材料或酚醛樹脂等高溫條件下可以發(fā)生碳化反應的原料,其質(zhì)量要求為碳含量(或碳化反應后產(chǎn)物中碳的含量)的百分比大于95wt.%,灰分不大于8%,揮發(fā)分不大于7%,硫含量小于2%,水分不大于5%,粉料粒徑為d50<50μm,其用法可以是分別單獨加入,也可以是它們的混合物加入,若混合加入,其混合比例沒有特殊要求,總加入量為0.1~10.0wt.%。本發(fā)明所述Al2O3-Ni-C-B4C復相陶瓷采用的結合劑可以為聚乙烯醇、樹脂、瀝青或焦油等,均為市售工業(yè)原料,其用法可以是分別單獨加入或者是它們的混合物加入,各結合劑之間的混合比例沒有特殊要求,其加入后殘?zhí)苛繛?.1~10.0wt%。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未經(jīng)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16915.0/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一種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復相熱障涂層材料
- 無鉛[(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納米管及其制備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種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熒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種(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備方法
- 熒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