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多層衍射光學元件的優化設計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116822.8 | 申請日: | 2010-03-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13797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8-25 |
| 發明(設計)人: | 薛常喜;崔慶豐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春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2B5/18 | 分類號: | G02B5/18 |
| 代理公司: | 長春科宇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22001 | 代理人: | 曲博 |
| 地址: | 130022 吉林***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層 衍射 光學 元件 優化 設計 方法 | ||
1.一種多層衍射光學元件的優化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1)根據多層衍射光學元件的 表面微結構高度公式,優化選擇構成多層衍射光學元件的光學材料;(2)在整個工作波段內, 采用不同的設計波長組合,確定出帶寬積分平均衍射效率分布;(3)在整個工作波段內,確定 出最大帶寬積分平均衍射效率,以及相應的設計波長;(4)將確定出的與最大帶寬積分平均衍 射效率相應的設計波長代入多層衍射光學元件的表面微結構高度公式,計算得出多層衍射光 學元件的優化的表面微結構高度以及優化的衍射效率;
所述多層衍射光學元件的表面微結構高度公式為:
式中:H1和H2分別為多層衍射光學元件各層的表面微結構高度,m為衍射級次,λ1、λ2為 多層衍射光學元件的設計波長,n1(λ1)、n1(λ2)、n2(λ1)和n2(λ2)分別為多層衍射光學元件光 學材料對設計波長的折射率;
所述帶寬積分平均衍射效率由下式求得:
式中:為第m衍射級次的帶寬積分平均衍射效率,λmin、λmax分別表示工作波段的 最小波長和最大波長,ηm(λ)為第m衍射級次的衍射效率,ηm(λ)的具體形式是:
其中,φ(λ)是標量衍射理論中衍射光學元件的相位延遲,λ為工作波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春理工大學,未經長春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16822.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檢出開關
- 下一篇:太陽能熱循環智能控制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