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水產養殖的中草藥制劑和制備方法及應用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116582.1 | 申請日: | 2010-0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45049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6-23 |
| 發明(設計)人: | 王勇強;杜榮斌;楊秀生;李天保;葉海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省海水養殖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98 | 分類號: | A61K36/8998;A61P31/04;A61K35/37 |
| 代理公司: | 青島聯智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崔濱生 |
| 地址: | 266002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水產 養殖 中草藥 制劑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產養殖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用于海/淡水養殖的中草藥制劑和制備方法及應用。
背景技術
海/淡水養魚業近幾年發展較快,無論是海上網箱養殖,池塘養殖、還是工廠化養殖都形成了相當大的規模,特別是近十年的鲆鰈魚類養殖,由于其價格高、品質好、市場廣闊,已成為海水魚養殖的主導品種。隨著養殖規模的擴大及海水環境的惡化,魚病的種類與發病率也呈大幅上升趨勢。引發大量死亡的病種以細菌感染而造成的疾病最為嚴重,目前國內外對于細菌類疾病的防治除了使用少量疫苗防病外,主要施以消毒劑和各種抗菌藥物,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抑制細菌類疾病的作用和減少了損失。但隨著抗菌藥物的大量使用,耐藥菌株越來越多,食用安全問題越來越突出,治療難度也越來越大,同時也造成了環境污染。我國已加入WTO,國際市場對水產品的質量要求會更加嚴格,養殖魚體內抗生素殘留問題已到了不容忽視的地步。
腸炎是海水魚養殖過程最為常見的多發病,在現有技術中采用投喂抗菌藥物的方法進行防治,隨著抗菌藥物的反復大量使用,療效會越來越差,病情加重、發展成為腹水、腹漲等嚴重疾病,是鲆鰈魚類養殖中死亡率增高的重要因素,也是養殖過程抗菌素使用量最大的一類疾病。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水產養殖的中草藥制劑和制備方法及應用,它可以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大量投喂抗菌藥物,誘導產生耐藥菌株,污染環境以及養殖魚體內抗生素殘留等問題。
本發明目的是針對魚類腸炎等多發性細菌病,利用中草藥原料經合理配伍,研制出可取代抗生素藥物的中草藥制劑,使用后可有效控制病情且不易復發,養殖成活率明顯提高。另外,中草藥制劑含有免疫增強成分,定期使用可明顯增強魚類體質,降低發病率。
為了達到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水產養殖的中草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草藥制劑是用下列重量比的中藥材制得:白術55-65份、茯苓15-25份、神曲15-25份、麥芽15-25份、檳榔25-35份、木香10-20份、川樸15-25份、枳殼15-25份、大黃10-20份、雞內金10-20份、連翹15-25份、萊菔子25-35份、山楂150-250份、甘草10-20份。
所述中草藥制劑是用下列重量比的中藥材制得:白術60份、茯苓20份、神曲20份、麥芽20份、檳榔30份、木香15份、川樸20份、枳殼20份、大黃15份、雞內金15份、連翹20份、萊菔子30份、山楂200份、甘草15份。
一種用于水產養殖的中草藥制劑制備方法,所述方法以下述步驟進行:
(1)按下列重量比的中藥材備料:白術55-65份、茯苓15-25份、神曲15-25份、麥芽15-25份、檳榔25-35份、木香10-20份、川樸15-25份、枳殼15-25份、大黃10-20份、雞內金10-20份、連翹15-25份、萊菔子25-35份、山楂150-250份、甘草10-20份;
(2)、對上述中藥材進行烘干,烘干至水分≤12%;
(3)、對烘干后的中藥材進行粉碎,先加工成粗粉再加工成微粉。
所述中藥材用下列重量比的中藥材制得:白術60份、茯苓20份、神曲20份、麥芽20份、檳榔30份、木香15份、川樸20份、枳殼20份、大黃15份、雞內金15份、連翹20份、萊菔子30份、山楂200份、甘草15份。
所述烘干溫度范圍為60℃-80℃。
所述粗粉為粉碎粒度≤5mm,所述微粉為粉碎粒度全部通過100目篩,80%以上通過160目篩。
一種用于水產養殖的中草藥制劑的應用,所述中草藥制劑預防量為每kg飼料加入所述中草藥制劑5-10g,每星期投喂2-3天;治療量為每kg飼料加入中草藥制劑10-20g,根據病情連續投喂3-7天。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和積極效果:
1、根據魚類的多種疾病與消化系統疾病有因果關系這一發現,通過使用中草藥制劑有效防治魚類消化系統疾病,使其它多種疾病的發病率明顯降低,提高了養殖成活率。
2、基于中醫的“整體觀念”和“辨證施治”理論,參考中醫臨床消化道疾病的用藥方案,針對魚類消化系統疾病的病因、病理特點,研制出了對消化不良、腸炎、腹水病和腹漲等疾病的防治效果明顯的中草藥配方和制劑,實驗療效優于抗生素類藥物,試驗證明是抗生素類藥物的理想替代產品。
3、按照中醫理論的處方分析,白術、茯苓、甘草、健脾益氣燥濕;神曲、山楂、麥芽、內金消食化滯;木香、川樸、枳殼行氣導滯消脹;大黃通便;連翹散胃中蘊熱;共奏健脾益氣消食導滯之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省海水養殖研究所,未經山東省海水養殖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1658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人參,麥冬與五味子的單獨提取方法及其制劑
- 下一篇:踏步扭腰機的改進構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