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加工紅茶的多層多列仿自然同步萎凋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116150.0 | 申請日: | 2010-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91019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8-04 |
| 發明(設計)人: | 肖茂;林亞明;林蘭英;陳煒;肖蔚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肖茂 |
| 主分類號: | A23F3/06 | 分類號: | A23F3/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55015 福建省寧德市福安市社***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加工 紅茶 多層 多列仿 自然 同步 裝置 | ||
一、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茶制品加工機械設備,特別是一種用于加工“坦洋工夫”品屬的紅茶 或烏龍茶品屬的紅茶的多層多列仿自然同步萎凋裝置。
二、背景技術
制茶行業的人都知道許多發酵茶(或非發酵茶),尤其是紅茶生產加工中的第一道工 序是萎凋,茶葉萎凋的工藝方法主要有:1、將茶青靜置于室內的自然萎凋,使生茶葉水 分緩慢持續消散。通過自然萎凋的茶葉,其品質特別上乘,但灘涼占地面積大,難免蚊蠅 叮咬和塵土散落,且受天氣環境因素影響大,如連續陰雨天、潮濕陰天、無風少風天,茶 葉萎凋時間則長且產量低,質量無法保證,還嚴重影響萎凋質量;2、日光萎凋,即曬青。 通過太陽光照晾曬直接作用于茶葉,需要人工不斷翻曬,否則溫度高低不一,容易造成茶 葉死青,走水不勻、苦澀味重,加上蚊蠅叮咬,塵土散落影響茶葉品質;3、空調水篩萎 凋,雖可控溫,但仍存在占地面積大,耗能大,產量低等不足之處;4、萎凋槽萎凋,使 用加熱萎凋槽萎凋茶葉雖有一定進步,但能耗大,茶葉品質亦不如自然萎凋效果好。
為了提高萎凋產量和質量,以達到良好的物理萎凋和生化性萎凋之效果,各地茶葉加 工業者或科研人員研制了不少茶葉萎凋機,并申請了中國專利:包括:茶葉快速萎凋機(專 利號94202626.8)、茶葉萎凋自動晾曬裝置(專利號200720008033.6)、一種茶葉萎凋處理 設備(專利號200720006387.7)、茶葉自動化萎凋裝置(專利號200720008218.7)等,上 述這些萎凋機裝置多采用鏈輪鏈條輸送帶的動力驅動機構,使用之具有節省空間,無蚊蠅 叮咬和塵土污染,衛生干凈,萎凋工效高,產量大等優點,但也存在能耗大,裝配及日常 維護復雜,另,采用上述萎凋設備裝置對茶青進行人工萎凋,還難以保證上乘的萎凋質量, 與采用自然萎凋相比仍存在相當大的差距,這是因為萎凋質量的好壞會受到溫度、濕度、 茶鮮葉攤薄厚度、萎凋時間、茶青逐步失水的速度等諸多因素的影響。
另,從茶葉萎凋的機理作用來講:萎凋的作用有三個:1、使芽葉變為適于揉捻之狀 態,2、使芽葉不斷碎,形成緊細圓結條形,3、減少烘焙時必需蒸發之水分量。其實在萎 凋全過程中,包括與蘊含有前述所謂的物理性萎凋和生化性萎凋,其中:對剛采下的茶葉 由于水分含量高(含水量75-80%),細胞呈飽水狀態,芽葉鮮活膨硬,在萎凋過程中,由 于芽葉水分大量消散,使其彈性、硬度、重量和體積大幅降低和減少,這就是所謂的物理 性的萎凋。由于細胞水分的大量消散,導致細胞膜的半透性消失,細胞中的成分借著(茶 葉自身)酵素的催化作用,進行復雜的化學變化,形成茶葉特有的香氣、滋味及水色的成 份或其先驅物質,這就是所謂的生化性萎凋。
總之,一般而言許多發酵茶的萎凋采用了日光萎凋(即曬青)和室內萎凋(靜置), 前者是以太陽的熱能加速生葉水分的消散(其利弊見前述),而后者的在室內靜置萎凋, 使生葉水分緩慢持續消散,有利促使茶葉進行發酵作用,因此萎凋前期主要目的是使茶青 的水分迅速消散具有引發茶葉的生青氣味消失和茶香氣提高作用,萎凋后期的主要目的是 適應揉捻作用調節茶葉發酵程度,發揮茶葉的香氣與滋味(注:茶葉發酵的酵素叫“多元 酚氧化酵素”)。發酵程度較輕者呈飄逸的花香,較深者呈熟果香,糖炒栗香或密糖香等, 在許多發酵茶(包種茶、烏龍茶)的制造中,制茶師傅正是借控制萎凋程度及攪拌的輕重 來控制發酵作用的進行而產生茶葉特有的香氣,滋味及水色。香郁甘醇的茶葉乃是制茶師 傅智慧與靈巧手藝的結晶…。
三、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加工紅茶的多層多列仿自然同步萎凋裝置, 使得能夠充分仿自然萎凋過程中,讓生芽葉中水分緩慢持續消散,葉中因失水使葉細胞汁 相對濃度提高,葉中水解酶活性增強,有利于促進鮮葉中一些高分子有機化合物的分解和 其他內含物質的化學變化,從而達到能夠充分仿自然萎凋之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肖茂,未經肖茂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1615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