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具有掛鉤的電話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116052.7 | 申請日: | 2010-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54413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0-06 |
| 發明(設計)人: | 黃佳寧;賀孟華;程剛;劉銳;顏群哲;陳有道;詹德盛 | 申請(專利權)人: | 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M1/06 | 分類號: | H04M1/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109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掛鉤 電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話,特別涉及一種具有掛鉤的電話。
背景技術
傳統電話在用于壁掛時,為避免懸掛的電話筒脫落,多在電話筒置放凹槽處加上掛鉤設計,使電話筒掛在壁掛式時,可通過凹槽的掛鉤將電話筒鉤在凹槽中,以避免電話筒脫落?,F有電話的多采用形成有凸出端的抽取式掛鉤,在電話機座平放時,掛鉤凸出端隱藏于機座內,使掛鉤不凸出凹槽,而在機座壁掛時則將掛鉤抽出,將凸出端突置于凹槽內,從而防止電話筒脫落。上述電話在平放、壁掛切換過程中,需要將掛鉤抽出后再重新放置掛鉤,使用起來十分不方便。
發明內容
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方便電話在平放、壁掛之間切換的電話。
一種具有掛鉤的電話,包括電話筒、電話機座及與電話筒相掛持的掛鉤,所述電話機座形成有掛鉤槽及聽筒凹槽,所述電話筒形成有掛持孔,所述掛鉤槽包括容置槽及與所述容置槽相通的擠壓孔,所述掛鉤包括鉤部及自所述鉤部延伸的彈性的擠壓部,所述擠壓部轉動地容置于所述擠壓孔內,并受到所述擠壓孔的擠壓,所述鉤部容納于所述容置槽內,所述掛鉤相對于所述擠壓孔轉動至預定位置時,所述鉤部位于所述聽筒凹槽內,且與所述掛持孔相配合將所述電話筒保持于所述電話機座。
上述電話在掛鉤不取出掛鉤槽的情況下,轉動掛鉤的鉤部即可實現電話筒與掛鉤的掛持,方便地完成電話平放、壁掛之間的切換。
附圖說明
圖1為一實施方式中電話的分解圖。
圖2為圖1中的電話的電話機座另一視角的局部立體圖。
圖3為圖1中的電話的掛鉤的放大圖。
圖4為圖1中的電話平放狀態下的立體圖。
圖5為圖4中的電話局部剖面圖。
圖6為圖1中的電話壁掛狀態下的立體圖。
圖7為圖6中的電話局部剖面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電話?????????100
電話機座?????20
電話筒???????40
掛鉤?????????60
聽筒?????????42
話筒?????????44
話柄?????????46
掛持孔???????48
聽筒凹槽?????22
話筒凹槽?????24
掛鉤槽???????26
容置槽???????28
擠壓孔????30
第一開孔??32
第二開孔??34
平面??????36
弧面??????38
臺階??????35
鉤部??????62
擠壓部????64
基部??????61
卡合部????68
擠壓槽????66
楔形面????65
轉動部????63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請參閱圖1,電話100包括電話機座20、電話筒40及與電話機座20轉動連接的掛鉤60,掛鉤60用于電話筒40處于壁掛狀態時掛持電話筒40。
電話筒40包括聽筒42、話筒44及連接聽筒42與話筒44的話柄46,聽筒42與話筒44相對面形成有掛持孔48,掛持孔48用于與掛鉤60連接。
電話機座20形成有聽筒凹槽22、話筒凹槽24及掛鉤槽26。聽筒凹槽22用于放置聽筒42,話筒凹槽24用于放置話筒44,掛鉤槽26用于容納掛鉤60。掛鉤槽26包括容置槽28及與容置槽28相通的擠壓孔30。容置槽28與聽筒凹槽22相貫通,位于聽筒凹槽22底部。
請同時參考圖2,擠壓孔30包括與容置槽28相通的第一開孔32及與第一開孔32相通的第二開孔34。第一開孔32的各個邊界均位于第二開孔34外,第二開孔34內表面包括兩正對平面36及連接兩平面36的兩弧面38?;∶?8之間的距離大于第一開孔32的尺寸,從而形成臺階35。
請參閱圖3至5,掛鉤60采用彈性材料制成,包括有半圓形的鉤部62及自鉤部62端面延伸的擠壓部64。擠壓部64可在擠壓孔30轉動,鉤部62容納于容置槽28內,隨擠壓部64的轉動,可轉動至聽筒凹槽22內。
擠壓部64包括兩正對的基部61及兩卡合部68。兩基部61之間形成有擠壓槽66,擠壓槽66與兩平面36相對。兩卡合部68呈拱橋狀,分別凸設于兩基部61相背面上,兩卡合部68分別與兩弧面38相對,卡合部68遠離鉤部62一端形成楔形面6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1605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