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出球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115212.6 | 申請日: | 2010-0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66902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7-07 |
| 發明(設計)人: | 李康業;任豪;程在學;梁旭明;陳遠靖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市光機電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A63B69/36 | 分類號: | A63B69/36;A63B69/38;A63B69/00;A63B67/04 |
| 代理公司: | 廣州新諾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華輝 |
| 地址: | 510663廣東省廣州市高***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體育運動配套用具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出球裝置。
背景技術
為了健身和娛樂的目的,人們越來越多的參與各種各樣的球類運動。目前,隨著人 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爾夫球類運動作為一項在優美環境中進行的高尚娛樂活動,日益被 人們所追崇?,F有技術中,為了使高爾夫球能逐個送出,一般需要在高爾夫球的輸出口 附近增加一個電動破拱裝置,但是采用電動破拱裝置使得高夫球的出球裝置結構復雜; 此外,如果高爾夫出球裝置配合高爾夫打擊墊高度一起使用時,如果整體尺寸要求較薄, 這就需要出球裝置在高度上有所限制,現有使用的電動破拱裝置由于其高度方向尺寸較 大,其很難配合使用,使用范圍受到極大的限制,可適用的范圍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出球裝置,該高爾夫出球裝置能確 保高爾夫球逐個從球盤的出球口準確地、順暢地、及時地送出,方便可靠,此外其結構 簡單,制作成本較低。
為了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發明是按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出球裝置,包括球盤,所述球盤設置有至少一條用于容置高 爾夫球的球槽,所述各球槽的出球位置處對應設置有出球通道,出球通道的一端設有出 球口,所述出球通道上對應設置有可沿出球通道方向往復運動的推球裝置。
在本發明中,所述球盤沿著球槽的方向傾斜設置。
作為上述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推球裝置包括沿著出球通道方向設置的推桿、用 于驅動推桿傳動的驅動器和傳動機構。
此外,所述出球通道上對應安裝有推球支架,所述驅動器安裝在該推球支架上。
所述傳動機構為與驅動器連接的同步帶傳動副,所述同步帶傳動副包括主動帶輪、 從動帶輪和同步帶,所述主動帶輪與驅動器的輸出軸同軸連接,所述同步帶與出球通道 平行設置,所述推桿連接在該同步帶上,所述主動帶輪和從動帶輪均安裝在推球支架上。 所述驅動器具體為步進電機。
為了給推桿的往復運動提供導向作用,所述推球支架上設置有用于給推桿導向的導 軌副。
為了便于推桿推球的便利性,所述推桿的相對于出球口的端部設有一推球面。
在本發明中,還包括用于控制球推出的控制系統,該控制系統為電氣控制系統,所 述電氣控制系統包括控制電路,與控制電路電連接的啟動按鈕和光電傳感器,通過控制 電路、光電傳感器的及時控制,確保高爾夫球逐個送出。
在本發明中,所述球盤的底部設有支撐用底板,所述光電傳感器安裝在近出球通道 的出球口位置處的底板上。
在本發明中,所述球盤內球槽的數量為九條,所述球槽的直徑比高爾夫球直徑稍大, 球槽的數量還可以為其他任意多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由于將球盤中球到達出球通道位置時,通過推球裝置準確的、及時的將每 個球逐個推出,推球過程方便快捷,實用可靠;
(2)本發明無須使用電動破拱裝置也可實現將高爾夫球逐個送出的目的,結構簡單; 此外,本發明不限于高爾夫球,其他球類也可以使用,例如乒乓球、網球等均可使用, 適用范圍廣。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發明所述的出球裝置立體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中球盤立體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中推球裝置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圖3所示,本發明所述的一種高爾夫出球裝置,包括球盤1,所述球 盤1內設置有至少一條用于容置高爾夫球的球槽11,球盤1沿球道的延伸方向成傾斜設 置,所述球盤1內各球槽11的出口處對應設置有出球通道12,所述球槽11橫向設置, 所述出球通道12縱向設置,且出球通道12的一端設有出球口121,所述出球通道12上 對應設置有對應設置有可沿出球通道12方向往復運動的推球裝置2,還包括用于控制高 爾夫球推出的控制系統,此實施例選用的為電氣控制系統。在本發明中,所述球盤1內 球槽11的數量為九條,成并排設置,一次可容納100個高爾夫球,當然,球槽11的數 量還可以為其他任意多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市光機電技術研究院,未經廣州市光機電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1521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三腔臥式混合裝置及其混合方法
- 下一篇:多用高壓細水霧消防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