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同步雙向幀的產(chǎn)生及其使用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010114057.6 | 申請日: | 2010-0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83268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1-10 |
| 發(fā)明(設計)人: | 陳銳霖;伏長虹;蕭允治;許偉林;鄭嘉雯;劉雨;火焰 | 申請(專利權)人: |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7/24 | 分類號: | H04N7/24;H04N7/50 |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創(chuàng)友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江耀純 |
| 地址: | 中國香港新界沙田香港科*** | 國省代碼: | 中國香港;8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同步 雙向 產(chǎn)生 及其 使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通常涉及視頻處理,特別涉及視頻編碼和解碼的方法和裝置。更特別地,本發(fā)明涉及數(shù)字視頻里一個新的幀類型,其使用雙向幀。發(fā)明概述
目前,視頻通信變得越來越流行。人們無論身處何時何地通過何種網(wǎng)絡都能夠在所有類型的設備上欣賞到視頻。因此,人們對視頻通信的性能有更高的期望,如視頻質量、分辨率、平滑度,但是網(wǎng)絡或設備的限制如帶寬卻帶來了挑戰(zhàn)。視頻編碼的效率越高,越容易滿足這些期望。Yun?Q.Shi和Huifang?Sun在“Image?and?video?compression?for?multimediaengineering”:fundamentals,algorithms,and?standards,(CRC?Press,BocaRaton),c.2008;L.Hanzo等在“Video?compression?and?communications:frombasics?to?H.261,H.263,H.264,MPEG2,MPEG4?for?DVB?and?HSDPA-styleadaptive?turbo-transceivers”,(IEEE?Press:J.Wiley?&?Sons,NJ),c.2007;以及Ahmet?Kondoz在“Visual?media?coding?and?transmission”,(Wiley,UK),c.2009里描述了視頻編碼和視頻壓縮,在此其披露通過引用被結合到本發(fā)明。
為了使運動矢量不僅能夠參考過去幀而且參考將來幀,視頻編碼結合雙向幀(B幀)。雙向幀通過一個由前幾個參考幀得來的預測算法(前向預測)或由后幾個參考幀得來的預測算法(后向預測)進行壓縮。每個雙向幀采用至少兩個參考幀,過去幀或將來幀,使用幀之間的任何相關性(即使過去幀沒有相關性,但是仍有可能將來幀有相關性),并獲得更好的編碼效率。正常而言,雙向幀不會充當其他幀的參考幀。換言之,其他幀不會依賴于雙向幀。結果,B幀不會用于諸如隨機訪問和比特流切換的應用。
最近,由H.264標準定義的編碼方案,其使用一個分層雙向幀結構,由于其編碼效率和靈活性已經(jīng)引起越來越多的注意。視頻編碼標準H.264在T.Wiegand,G.Sullivan,A.Luthra,“Draft?ITU-T?Recommendationand?Final?Draft?International?Standard?of?Joint?Video?Specification(ITU-T?Rec.H.264|ISO/IEC?14496-10?AVC)”,document?JVT-G050rl,8th?meeting:Geneva,Switzerland,23-27?May?2003里有描述,在此其披露通過引用被結合到本發(fā)明。此編碼標準里的方案提出一個編碼結構,其使用雙向幀作為參考幀。例如,當前的多視點視頻編碼標準已經(jīng)采用分層雙向幀結構作為其預測結構。如在此使用的“幀結構”可能是指不同類型的幀的序列作為編碼器的輸出,或一個包括這種幀的比特流。一個PSB幀結構是一個包括至少一個PSB幀的幀序列。多視點視頻編碼標準在A.Vetro,Y.Su,H.Kimata和A.Smolic,“Joint?Draft?1.0?on?Multiview?Video?Coding,”Doc.JVT-U209,Joint?Video?Team,Hangzhou,China,Oct.2006和A.Vetro,P.Pandit,H.Kimata和A.Smolic,“Joint?draft?9.0?on?multi-view?video?coding,”Doc.JVT-AB204,Joint?Video?Team,Hannover,Germany,July?2008里有描述,在此其披露通過引用被結合到本發(fā)明。一些多視點編碼的軟件驗證模型也在A.Vetro,P.Pandit,H.Kimata和A.Smolic,“Joint?Multiview?Video?Model(JMVM)6.0,”Doc.JVT-Y207,Joint?Video?Team,Shenzhen,China,Oct.2007和P.Pandit,A.Vetro和Y.Chen,“JMVM?8?software,”Doc.JVT-AA208,JointVideo?Team,Geneva,CH,April.2008里有描述,在此其披露通過引用被結合到本發(fā)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jīng)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1405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