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擬薄水鋁石組合物和由其制備的氧化鋁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113152.4 | 申請日: | 2010-0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161492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8-24 |
| 發明(設計)人: | 趙新強;劉學芬;曾雙親;楊清河;胡大為;孫淑玲;戴立順;牛傳峰;劉濤;邵志才;劉清河;聶紅;李大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01F7/30 | 分類號: | C01F7/30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王景朝;龐立志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擬薄水鋁石 組合 制備 氧化鋁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于一種擬薄水鋁石和由該擬薄水鋁石制得的氧化鋁。
背景技術
氧化鋁、特別是γ-氧化鋁,因其具有較好的孔結構、比表面和耐熱穩定性,常作為載體用于催化劑的制備。氧化鋁的前身物為水合氧化鋁,如擬薄水鋁石,其粒子大小、形貌、結晶度等對氧化鋁載體的孔容、孔分布、比表面積等性質產生影響。
作為氧化鋁載體原料的擬薄水鋁石一般由如下方法進行制備:(1)堿沉淀法,即酸化鋁鹽與堿中和。用堿從酸化鋁鹽溶液沉淀出一水合氧化鋁,再通過老化、洗滌、干燥等過程得到擬薄水鋁石產品,該法常被稱為堿沉淀(酸法),如氨水中和三氯化鋁的方法;(2)酸沉淀法,即強酸或強酸的鋁鹽中和鋁酸鹽。先用酸從鋁酸鹽溶液中沉淀出一水合氧化鋁,再通過老化、洗滌、干燥等過程得到擬薄水鋁石產品,常被稱為酸沉淀(堿法),目前最為常用方法包括:CO2氣體中和偏鋁酸鈉的方法、硫酸鋁中和偏鋁酸鈉的方法;(3)烷氧基鋁水解法,將烷氧基鋁與水發生水解反應生成一水合氧化鋁,再經老化、過濾、干燥得到擬薄水鋁石產品。在擬薄水鋁石的制備過程一般都由晶粒生成(中和沉淀或者水解過程)、晶粒生長(老化過程)、洗滌、干燥等過程組成。因此,晶粒生成、晶粒生長的工藝條件會對晶粒生成的數量和生長速度產生影響,各種擬薄水鋁石的制備工藝都提出了各自的工藝條件,控制產品的晶粒大小、結晶度,以達到控制產品孔容和比表面積等物理性質的目的。
CN?1255905A公開了一種假勃姆石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包括將金屬鋁溶解于酸性水溶液中,制成酸性鋁水溶液,該酸性鋁水溶液含有除鋁以外的金屬成分,該金屬成分的摩爾比為相對于水溶液中所含的全部鋁的0.001-0.02,混合酸性鋁水溶液和堿性鋁水溶液,得到假勃姆石。為了獲得適合于催化劑載體的假勃姆石,鋁酸水溶液和酸性水溶液的混合適宜在40-80℃、特別是55-75℃下進行,混合液的pH值為7-10,特別是8-9.5。
CN?1583568A公開了一種擬薄水鋁石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包括將偏鋁酸鈉溶液進行碳酸化分解,將反應漿液分離,將分離結晶經洗滌、干燥后處理得到產品,所述偏鋁酸鈉溶液碳酸化分解的控制為:向通入二氧化碳的水中添加偏鋁酸鈉溶液,通過控制二氧化碳的通氣量控制溶液的pH值為10-13,添加完畢后,迅速增大二氧化碳的通氣量,使溶液的pH值迅速降低至9.5-10.5,得到反應漿液。
CN?1861524A公開了一種擬薄水鋁石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包括以酸或鋁酸鹽為沉淀劑生產擬薄水鋁石的過程中,在含三氧化鋁60-180克/升的鋁酸鈉溶液中加入6-18克三聚氰胺(CA)為擴孔劑溶解過濾后和含三氧化鋁20-40克/升的酸化鋁鹽溶液成膠;成膠溫度為50-90℃,成膠pH值為6.5-8.5,固液分離,過濾洗滌得到濾餅,烘干附著的水,在320-350℃下焙燒轉晶4-10小時,粉碎即得擬薄水鋁石成品。
CN?1986408A公開了一種纖維狀納米氧化鋁粉體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按需要稱取硫酸鋁銨和碳酸氫銨,分別溶于二次水中,配成濃度分別為0.3-0.5和0.3-1.4摩爾/升的儲備溶液,以微孔膜濾去雜質;
(2)在硫酸鋁銨儲備溶液中加入聚乙二醇600,配制成含5-8重量%的聚乙二醇600的0.3-0.5摩爾/升的硫酸鋁銨A溶液;在碳酸氫按儲備溶液中加入司班80,配制成含1-9wt%司班80的0.3-1.4摩爾/升的碳酸氫銨B溶液,并加入氨水,調節其pH至9-10;
(3)在磁力攪拌下向碳酸氫銨B溶液中滴加等體積的硫酸鋁銨A溶液,滴定完成后,繼續攪拌至反應充分,然后離心分離,以二次水洗滌至無SO42-,獲得沉淀;
(4)將獲得的沉淀加入到足量的正丁醉中分散后,充分回流,蒸餾脫除93-95℃的正丁醇-水的共沸物,當餾分溫度升至正丁醇沸點115-120℃時,停止蒸餾,繼續回流,然后減壓蒸餾回收正丁醇,獲得疏松的粉體;
(5)在850-900℃或1100-1150℃鍛燒分別獲得纖維狀γ-Al2O3納米粉體或纖維狀α-Al2O3納米粉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1315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