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單分散近紅外量子點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112101.X | 申請日: | 2010-0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05606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8-18 |
| 發明(設計)人: | 王強斌;杜亞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09K11/58 | 分類號: | C09K11/58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科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陳忠輝 |
| 地址: | 215125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分散 紅外 量子 制備 方法 | ||
1.一種單分散近紅外量子點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銀作為量子點的單源反應前驅物,在具不同配位特性的表面活性劑混合溶劑中經熱分解、成核、生長與表面功能化的過程,所述近紅外量子點制備步驟是:
Ⅰ、將反應前驅物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鹽溶解于具不同配位特性的表面活性劑混合溶劑中,在惰性氣體保護下加熱至100℃;
Ⅱ、抽氣并靜置,待溶液澄清后在180℃~250℃下反應30~60分鐘;
Ⅲ、待溶液冷卻至室溫后,加入揮發性溶劑,經過濾、洗滌和干燥后得到量子點納米顆粒;
Ⅳ、對所述量子點納米顆粒表面功能化,得到室溫下能穩定分散于極性溶劑中的近紅外量子點。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單分散近紅外量子點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劑選自長鏈烷基酸、烷基胺、長鏈醇和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單分散近紅外量子點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具不同配位特性的表面活性劑混合溶劑為油酸、十八胺和十八烯中的兩種以上按比例組合。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單分散近紅外量子點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功能化指的是在近紅外量子點的制備過程中,在近紅外量子點表面修飾各功能基團的分子,使近紅外量子點表面帶有滿足各種應用需求的特定功能基團,所述功能基團至少包括羧基和氨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12101.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焦爐炭化室底部磚熱補工藝
- 下一篇:耐溫型復合粘合劑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