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鈦合金空心構件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109386.1 | 申請日: | 2010-0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86223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7-28 |
| 發明(設計)人: | 趙冰;廖金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23P17/00 | 分類號: | B23P17/00;B23K20/00;B23K20/22 |
| 代理公司: | 中國航空專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李建英 |
| 地址: | 1000***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鈦合金 空心 構件 制造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鈦合成型技術,涉及一種鈦合金薄壁帶筋空心零件的制 造方法。
背景技術
超塑成形/擴散連接(SPF/DB)技術在航空航天領域需求的推動下, 獲得了很大發展,已經發展成為一種制造飛機及其發動機鈦合金結構的 成熟技術。目前采用SPF/DB技術制造鈦合金空心構件,根據板材層數 的不同,分為兩層、三層、四層空心構件等。SPF/DB工藝主要包括: 材料準備、止焊劑涂覆、口袋封焊、擴散連接及超塑成形、成形后零件 毛坯機械加工、表面處理。
但是,隨著SPF/DB技術大批量生產鈦合金構件,這種技術本身存 在的一些問題逐漸顯現出來,主要存在成形效率低、材料利用率低、變 形后壁厚分布不均勻、成形后力學性能有所下降、大面積擴散連接時容 易產生缺陷、難于成形難擴散連接材料的空心結構等不足。以制造發動 機整流葉片為例,該結構是典型的四層板結構,采用SPF/DB工藝制造。 整流葉片的邊條和內、外層板之間通過擴散的方法連接在一起,采用機 械加壓進行擴散,由于載荷不均勻,很容易導致整流葉片擴散連接的前 緣產生缺陷,導致產生廢品。在成形內層時,由于板材的變形量較大, 在進氣過程中,如果進氣速度過快,容易導致內層板被吹破,如果進氣 速度較慢,則成形時間較長,鈦合金組織會發生變化,導致性能下降, 同時采用低的成形速率,生產效率也較低。采用SPF/DB工藝制造整流 葉片,每一個工藝循環只能制造2片,連續生產,每天可以生產4片, 生產效率較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成形效率高、變形后壁厚分布均勻、成形 后力學性能高、擴散連接質量高的一種鈦合金空心構件的制造方法。本 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按照空心構件的結構特征分解為蒙皮和 筋條或蒙皮帶筋條的結構形式,根據空心構件的空心部分確定內、外包 套結構形式;
(二)按照分解的結構形式加工或成形出蒙皮和筋條或蒙皮帶筋條 的結構部件;
(三)加工或成形出內包套、外包套;
(四)按照構件結構形式,將加工好的蒙皮和筋條或蒙皮帶筋條的 結構部件與內外包套組合并對內包套、外包套進行封焊和真空封裝,真 空度1.0×10-3Pa;
(五)通過熱等靜壓的方法,實現各結構部件之間在位置實現擴散 連接;
(六)對預制結構件進行表面處理,制備出空心結構件。
所述的蒙皮和筋條結構部件采用機械加工或熱成形或超塑成形或 鍛造的方法加工。
所述的蒙皮帶筋條的結構部件采用機械加工或鍛造后機械加工的 方法加工。
內、外包套的材料是與結構件的材料相同或不同。
所述的加工或成形出內包套、外包套所選用的材料與空心結構件的 材料為不同材料時,在進行擴散連接之后,先采用機械加工或化銑的方 法去除內包套、外包套,然后再對預制結構件進行表面處理,制備出空 心結構件。
本發明具有的優點和有益效果,
采用新型氣壓成形方法制備鈦合金空心構件具有一系列優點,可以 概括如下:
1.生產效率高,一個工藝循環可以制備多個構件,效率得到提高, 焊合率>95%以上;
2.不需要模具,大大降低了成本,縮短了生產周期;
3.可以成形多種金屬材料的復雜空心構件,可成形材料包括:高溫 合金、金屬間化合物等難擴散材料;
4.大大降低成形溫度,降低成形溫度大約70~100℃;
5.擴散質量高,可在熱等靜壓爐內成型,最高擴散壓力可以達到 200MPa;
6.可以成形多種復雜形狀的零件,例如葉片類、環形、筒形、分流 環等空心構件;
7.近凈成形,加工余量小(小于超塑成形),節省了原材料;
8.如果采用熱等靜壓方法成形,經過了一個熱等靜壓過程,可以消 除材料內部缺陷,材料性能不下降或者下降很少;
9.壁厚分布均勻,而且可以獲得設計要求的壁厚分布;
10.不存在表面溝槽等缺陷;
11.不需要涂敷止焊劑;
12.在抽真空后充氬氣的環境中成形,表面質量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蒙皮和筋條分解結構形式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蒙皮帶筋條分解結構形式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的蒙皮帶筋條的結構部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未經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0938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大型蜂巢板的生產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種高氧化率鉛鋅硫化礦浮選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