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防治斑潛蠅的農藥和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108641.0 | 申請日: | 2010-0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85474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7-28 |
| 發明(設計)人: | 關慧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關慧明 |
| 主分類號: | A01N57/20 | 分類號: | A01N57/20;A01N43/90;A01P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紐樂康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11210 | 代理人: | 唐忠慶;王明亮 |
| 地址: | 012000 內蒙古*** | 國省代碼: | 內蒙古;1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防治 斑潛蠅 農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防治斑潛蠅(包括南美斑潛蠅)的農藥和方法。
背景技術
斑潛蠅(包括南美斑潛蠅)是一種抗性害蟲,其危害廣、發生快、災情重以及防治難,主要以幼蟲危害葫蘆科、菊科、豆科、十字花科、傘形科、茄科等作物,對黃瓜、芹菜、豌豆、甘藍、馬鈴薯脫毒苗等危害嚴重,造成減產甚至絕收。由于斑潛蠅具有較大的遷移性,以卵、幼蟲、成蟲三態快速循環繁殖,又世代間隔不清,防治時機不好把握,一般藥物很難到達幼蟲所處的微環境而降低防效;即使一些藥物(包括微生物殺蟲劑)防治效果比較好,但由于受環境因素影響,幼蟲殺死率達不到70%,單一用藥易引起害蟲對藥物的抗性,只是可選藥物品種少,防治效果差。由于微生物殺蟲劑受自然條件影響較大,特別是溫度與濕度影響明顯,在使用時應予以注意,要把握施藥時機,生物農藥殺蟲速度較慢,需要與其他防治手段聯合。現有藥物殺蟲效果差的主要原因是具有較低特異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防治斑潛蠅(包括南美斑潛蠅)的農藥,以提供一種具有較高特異性的農藥,克服現有藥物較低特異性的不足。
實現本發明目的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用于防治斑潛蠅(包括南美斑潛蠅)的農藥,其由敵百蟲(質量單位:g)∶農藥助劑(體積單位:ml)∶水(體積單位:ml)=1∶1∶200混合而成,所述農藥助劑是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與適量水混合而成75ml混合物:十二烷基苯磺酸鈉14-30克,食用白糖70-150克,骨膠14-30克。優選地,所述農藥助劑是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與適量水混合而成75ml混合物:十二烷基苯磺酸鈉20克,食用白糖100克,骨膠20克。
一種用于防治斑潛蠅(包括南美斑潛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對作物施用由敵百蟲(質量單位:g)∶農藥助劑(體積單位:ml)∶水(體積單位:ml)=1∶1∶200混合而成的混合物,所述農藥助劑是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與適量水混合而成75ml混合物:十二烷基苯磺酸鈉14-30克,食用白糖70-150克,骨膠14-30克;
本發明所述的用于防治斑潛蠅的方法,可以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1-3天后再對作物施用阿維菌素2000倍液。
其中所述作物包括日光溫室黃瓜、溫室馬鈴薯脫毒扦插苗、大田荷蘭豆等;所述施用方法包括常規的農藥施用方法,如噴射。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提高作物對藥物的吸收、提高藥物對斑潛蠅幼蟲的毒性,同時施藥間隔期延長20-25天。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本實施例所述的一種用于防治斑潛蠅的農藥,其由50克敵百蟲、50ml農藥助劑與10000ml水混合而成,所述農藥助劑是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與適量水混合而成75ml混合物:十二烷基苯磺酸鈉20克,食用白糖100克,骨膠20克。
實施例2
本實施例所述的一種用于防治斑潛蠅的農藥,其由25克敵百蟲、25ml農藥助劑與5000ml水混合而成,所述農藥助劑是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與適量水混合而成75ml混合物:十二烷基苯磺酸鈉14克,食用白糖150克,骨膠14克。
實施例3
本實施例所述的一種用于防治斑潛蠅的農藥,其由75克敵百蟲、75ml農藥助劑與15000ml水混合而成,所述農藥助劑是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與適量水混合而成75ml混合物:十二烷基苯磺酸鈉30克,食用白糖70克,骨膠30克。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用于防治斑潛蠅的農藥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為堿性滲透劑、食用白糖為展著保濕劑以及骨膠為蛋白膠質殺蟲劑或展著劑。具體使用時對作物施用實施例1-3所述的農藥,1-3天后再對作物施用阿維菌素2000倍液(用水稀釋2000倍)進行保護。
試驗1:
試驗藥物:吡蟲啉、敵百蟲、1605、樂果、阿維菌素、辛硫磷
試驗結果如表1:
表1不同藥物對斑潛蠅幼蟲的防治結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關慧明,未經關慧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0864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