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調節信號幅度的方法及裝置有效
申請號: | 201010108577.6 | 申請日: | 2010-02-08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20259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9-01 |
發明(設計)人: | 張洪崠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市華為賽門鐵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H03G11/08 | 分類號: | H03G11/08;H03G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彭愿潔;李文紅 |
地址: | 611731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調節 信號 幅度 方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數字信號處理領域,特別是涉及軟件調節信號幅度的方法及裝 置。
背景技術
預加重是高速信號處理中一個常用的方法,通過在發送端對信號進行預加 重,可以改善接收端的信號質量。在進行預加重的情況下,當發送信號中有連 續0或者連續1的時候,只有第一位是全擺幅,而接下來的位的擺幅都相應減 小。圖1所示是一個對信號進行預加重的例子,其中,Vod_high稱為高電平幅度, Vod_low稱為低電平幅度,低電平幅度與高電平幅度之間的比例稱為預加重比例。 可以通過參數對發送端信號的幅度進行調節,即高電平幅度為和低電平幅度都 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選取不同的值,并且,如果發送端信號的幅度發生改變,接 收端的信號質量也會隨之發生變化。
對于接收端而言,為了保證接收到的信號能夠正常恢復,通常要求接收到 的信號質量在一定的范圍內。因此,為了滿足接收端對信號質量的要求,就可 以通過調節發送端信號的幅度來實現。
現有技術中,通常是在單板調試階段來調節發送端信號的幅度,通過人工 調節的方式將接收端設備的信號質量調節到合適的范圍之后,則固定發送端設 備的幅度,然后,所有的發送端設備就都采用該固定的幅度進行設置。
但是本發明人在實現本發明的過程中發現,在實際進行數據傳輸的 過程中,接收端的信號質量可能還會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影響,以至于 發送端設備即使采用了出廠時設定的幅度發送信號,接收端的信號質量也 可能無法滿足要求,因此,無法滿足系統的可靠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調節信號幅度的方法及裝置,能夠提高數據傳輸系統的可靠性 及穩定性。
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種調節信號幅度的方法,包括:
在數據傳輸系統進行數據傳輸時,判斷接收到的信號的質量是否滿足能夠 正確識別的要求;
如果所述信號質量不滿足能夠正確識別的要求,則通知發送端對發送信號 幅度進行調節,直到所述信號質量滿足能夠正確識別的要求。
一種調節信號幅度的裝置,包括:
信號質量檢測單元,用于在數據傳輸系統進行數據傳輸時,判斷接收到的 信號的質量是否滿足能夠正確識別的要求;
通知單元,用于如果所述信號質量不滿足能夠正確識別的要求,則通知發 送端對發送信號幅度進行調節,直到所述信號質量滿足能夠正確識別的要求。
根據本發明提供的具體實施例,本發明公開了以下技術效果:
本發明能夠在數據傳輸系統進行數據傳輸時,判斷接收到的信號的質量是 否滿足能夠正確識別的要求;如果所述信號質量不滿足能夠正確識別的要求, 則通知發送端對發送信號幅度進行調節,直到所述信號質量滿足能夠正確識別 的要求。因此,能夠在數據傳輸過程中對發送端的信號幅度進行調節,使其滿 足接收端的信號質量要求,因此,可以降低各種因素對接收端信號質量的影響, 進而達到提高系統可靠性及穩定性的目的。對于發送端而言,能夠使得發送端 處于能夠滿足接收端信號質量要求的信號幅度,而不是采用固化的信號幅度, 這樣就能夠針對不同的發送設備,都可以獲得滿足要求的接收信號質量。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 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 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 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流程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中判斷接收到的信號質量的方法流程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中判斷接收到的信號質量的另一方法流程圖;
圖4是多通道傳輸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多通道情況下的方法的流程圖;
圖6是存儲控制系統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裝置示意圖;
圖8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另一裝置示意圖;
圖9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再一裝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市華為賽門鐵克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成都市華為賽門鐵克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0857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