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降低終端充電時功耗的方法及終端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107301.6 | 申請日: | 2010-0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26740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9-08 |
| 發明(設計)人: | 魏孔剛;古蔣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終端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7/00 | 分類號: | H02J7/00;H01M10/4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降低 終端 充電 功耗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數據通訊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降低終端充電時功耗的 方法及移動終端。
背景技術
隨著3G網絡的發展,個人終端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然而功耗問題也逐 漸成為制約終端產品發展的瓶頸,其中電池的充電管理上的功耗浪費尤其得到 關注。
現有技術中終端的充電方案一般是在充電開始時先判斷環境溫度和電池溫 度,以決定是否進行充電,如果環境溫度和電池溫度符合充電的條件,則檢測 電池電壓。當電池電壓小于預先設定的電壓值A時,進入充電流程一,以小電 流進行充電,該小電流可以預先設定為充電電流A,例如可以為小于100mA的 充電電流。同時,系統時時監控環境溫度、電池溫度和電池電壓,當電池電壓 大于等于預先設定的電壓值A時,進入充電流程二,以恒定大電流進行充電, 該恒定大電流也可以預先設定為充電電流B,例如可以為100~500mA的充電 電流。同時,系統還是時時監控環境溫度、電池溫度和電池電壓,當電池電壓 接近預定滿額值時,進入充電流程三,進行恒定電壓充電,其中所述接近預定 滿額值可以預先設定為電壓值B,恒定充電電壓也可以預先設定。同時,系統 時時監控環境溫度、電池溫度和電池電壓,當電池電壓大于等于預定滿額值時, 結束充電。
發明人在實現本發明的過程中,發現現有技術至少存在以下缺點:由于在 現有的電池充電技術中,系統對充電管理流程時時監控,例如時時監控環境溫 度、電池溫度、電池電壓、充電電流等,并根據監控的情況對充電狀態進行切 換,使充電過程中系統大多數時間功耗過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降低終端充電時功耗的方法及終端,以降低終端充 電過程中系統功耗過高的問題。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降低終端充電時功耗的方法,包括:
檢測電池電壓,根據電池電壓的檢測結果進入相應的充電流程,以預設的 充電電流對電池進行充電;
使系統進入待機或睡眠模式,并在預定長時間后喚醒系統對充電狀態進行 監控管理。
一種終端,包括:
電壓檢測模塊,用于檢測電池電壓;
充電模塊,用于根據電池電壓的檢測結果進入相應的充電流程,以預設的 充電電流對電池進行充電;
休眠管理模塊,用于使系統進入待機或睡眠模式,并在預定長時間后喚醒 系統,通知所述電壓檢測模塊檢測電池電壓。
本發明實施例在電池進入充電狀態后,使系統進入待機或睡眠狀態,在預 定長時間后喚醒系統對充電狀態進行監控管理,這種間歇式的監控管理,降低 了系統的功耗。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方法實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方法實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終端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
圖1所示為本發明一種降低終端充電時功耗的方法的一個實施例,包括:
步驟101、檢測電池電壓,根據電池電壓的檢測結果進入相應的充電流程, 以預設的充電電流對電池進行充電。
步驟102、使系統進入待機或睡眠模式,并在預定長時間后喚醒系統對充 電狀態進行監控管理。
圖2所示為本發明一種降低終端充電時功耗的方法的另一個實施例,包括:
步驟201、檢測是否符合充電條件,例如檢測環境溫度和電池溫度是否符 合充電條件,如果環境溫度或電池溫度不符合充電條件,可以結束充電。或者 還可以檢測該終端是否為合法充電設備等,當該終端不是合法的充電設備,可 以結束充電。
步驟202、當符合充電條件時,檢測電池電壓,根據電池電壓的檢測結果 選擇執行步驟203、205或207。
步驟203、當電池電壓小于預先設定的第一電壓值時,進入充電流程一, 以小電流進行充電,該小電流可以為預先設定的充電電流A。
步驟204、使系統進入待機或睡眠模式,并在預定長時間L后喚醒系統檢 測電池電壓是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電壓值。可選地,還可以對環境溫度和電池 溫度進行檢測,如果環境溫度或電池溫度不符合充電條件,可以結束充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終端有限公司,未經華為終端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0730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