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同時生產高質量蒸餾水和純蒸汽的一體機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104093.4 | 申請日: | 2010-0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74656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7-14 |
| 發明(設計)人: | 顧長勤;馮岳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象山醫療精密儀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04 | 分類號: | C02F1/04 |
| 代理公司: | 寧波市鄞州甬致專利代理事務所 33228 | 代理人: | 王樹鏞 |
| 地址: | 315733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同時 生產 質量 蒸餾水 蒸汽 一體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產蒸餾水和蒸汽的設備,具體講是一種可同時生產蒸餾水和純蒸汽的一體機。
背景技術:
在醫藥行業,尤其是生產蒸餾水的制藥企業,一般都要同時具備純蒸汽發生器和蒸餾水機二套設備。一套用來生產純蒸汽對容器、器具、管道及其他生產設施進行高壓蒸汽消毒,一套用來生產蒸餾水。現有的系列多效蒸餾水機,除生產蒸餾水外,還具備純蒸汽發生器的功能,但是,如果取其純蒸汽用來進行高壓消毒用,那就沒有多余的純蒸汽用來生產蒸餾水,如果取其蒸餾水就不能取其純蒸汽,如果硬性要將純蒸汽和蒸餾水同時取用,那蒸餾水的產量大大降低,生產成本極其高昂。而同時具有純蒸汽發生器和蒸餾水機二套設備,二套設備的配套用的機架、管路、離心水泵、操作控制臺等也相應增加,這不僅占用了廠房面積和空間,而且其設備購置費用也大增加,增加了生產成本,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效益。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存在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種可同時生產蒸餾水和蒸汽的一體機。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一種同時生產蒸餾水和純蒸汽的一體機,包括多個列管式降膜蒸發器、多個雙體外螺旋分離器,多個U型管外螺旋分離預熱器、至少一個冷凝器、二個二次蒸汽發生器、純蒸汽外螺旋分離貯汽筒、原料水管路和生蒸汽管路,所述的列管式降膜蒸發器的下部和二次蒸汽發生器下部均與所述的雙體外螺旋分離器連通,在第一個列管式降膜蒸發器上設置有鍋爐生蒸汽入口及二次蒸汽出口,其余各個列管式降膜蒸發器上設置有二次蒸汽入口,該二次蒸汽入口與上一個的U型管外螺旋分離預熱器的二次蒸汽出口相接,各個列管式降膜蒸發器的二次蒸汽出口與下一個的U型管外螺旋分離預熱器的二次蒸汽進口相接,最后一個U型管外螺旋分離預熱器的二次蒸汽出口接冷凝器;其特征在于:生蒸汽管路由一路管接入鍋爐蒸汽(生蒸汽)后分為二路,一路與二次蒸汽發生器Ⅰ的殼程連通,另一路與二次蒸汽發生器Ⅱ殼程連通,原料水管路先經過冷凝器,再經過多個U型管雙體外螺旋分離預熱器后分二路,一路與二次蒸汽發生器Ⅰ的管程連通,另一路與二次蒸汽發生器Ⅱ的管程連通,所述的二次蒸汽發生器Ⅰ下部的雙體外螺旋分離器Ⅰ有二個出口,一個出口與所述的純蒸汽外螺旋分離貯汽筒連通,純蒸汽外螺旋分離貯汽筒上部設置有供蒸汽使用的出口連接管,另一個出口通過管路又分別與純蒸汽外螺旋分離貯汽筒下部和二次蒸汽發生器Ⅱ下部的雙體外螺旋分離器連通。
采用以上結構后,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具有同時生產蒸餾水和純蒸汽,一機多用,相對單個蒸餾水機和蒸汽發生器而言,至少節約了一個機架的制作材料,節約了一臺多級離心泵,節約了一套原料水和鍋爐蒸汽管路,節約了一臺自動操作控制臺,降低了材料消耗,從而大大地降低了生產成本,而且本發明機體結構緊湊,占用廠房面積和空間少,節約了廠房空間,節約了電源,也節省了操作人員,提高了勞動效率,更為重要的是一種節能降耗的好產品。
作為完善,在所述的二次蒸汽發生器下部設置有凝水排出管。
作為進一步完善,在最后一個列管式降膜蒸發器連通的雙體外螺旋分離器下部設置有濃縮廢水排放管。
作為改進,所述的冷凝器,包括殼體和管子,所述的管子為列管或盤管或U型管,所述的管子設置在殼體中間,所述殼體的內壁與管子之間留有空隙,所述的殼體外還設置有重外殼,所述的重外殼的內壁與殼體的外壁之間留有空隙。
作為又一改進,所述的冷凝器后續的蒸餾水管路上還設置有原料水與蒸餾水熱交換器,所述的熱交換器包括管子和殼體,所述的管子為列管或盤管或U型管,所述的管子設置在殼體內,所有管子的外壁與殼體的內壁之間留有空隙。
附圖說明:
附圖為本發明同時生產蒸餾水和蒸汽的一體機示意圖。
圖中標注所示:1、列管式降膜蒸發器,2、雙體外螺旋分離器,3、U型管外螺旋分離預熱器,4、二次蒸汽發生器Ⅰ,5、二次蒸汽發生器Ⅱ,6、純蒸汽外螺旋分離貯汽筒,7、冷凝器,8、原料水管路,9、生蒸汽管路,10、凝水排出管,11、濃縮廢水排放管,12、熱交換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象山醫療精密儀器有限公司,未經象山醫療精密儀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0409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