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制冷節能增效組合物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103931.6 | 申請日: | 2010-0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24356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9-08 |
| 發明(設計)人: | 白禮桂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仟兆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0M161/00 | 分類號: | C10M161/00;C10M135/18;C09K5/10;C10N40/3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01121 重慶市北***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制冷 節能 增效 組合 | ||
1.一種制冷節能增效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組成為:
????a)在40℃具有范圍為28.5至36.5mm/s的運動粘度的一種礦物油基礎組分,該基礎組分占組合物的質量百分比為39.5%至98.4%;
b)至少一種占組合物重量百分比為0.5%至18.0%的納米軟金屬有機鹽,其通式為:
式中n為1或2,?R為脂肪烴基、不飽和二元酸烴基中的一種或二種的組合;式中M為IA族至IVA族、IB族至ⅧB族的軟金屬;
C)至少一種占組合物重量0.1%至15%納米過渡軟金屬有機鹽,其通式為:?
????????????????????????????????????????????????????????????????????????
式中n為1或2;R與R’相同,為烷基、取代烷基、芐基;
或為以下通式
式中R為C6環烷基;上二式中M同為過渡軟金屬;
d)至少一種占組合物重量0.01%至12.5%的有機酸酯,其通式為:
式中R為烷基、取代烷基、芐基中的一種;?
e)至少一種以式為:通式為R-CH=CH2的a-烯烴為原料的合成油組份,該合成油組分占組合物重量百分比為:1%至15%,其產物結構
式中,n為3至5的整數;R為CmH2m+1,m為6至14的整數;
?????f)硅氧烷消泡劑,其量為組合物的1.8ppm或2.0ppm或2.5ppm;
將以上各組分按其相應的配比在液態下進行物理混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節能增效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礦物油基礎組分為加氫環烷油,所述加氫環烷油的環烷碳含量CN%≥5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節能增效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納米軟金屬有機鹽通式中,脂肪烴基的碳數為C10至C22?;不飽和二元酸烴基的碳數為C18至C24。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節能增效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納米過渡軟金屬有機鹽通式中,烷基碳數為C1至C21?。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節能增效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機酸酯通式中,烷基碳數為C1至C8。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節能增效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軟金屬M為Li、Mg、Cu、Ag、Au、Zn、Cd、Al、Sn、Pb、Ni或Co中的一種;所述過渡軟金屬M為Cu、Ag、Au、Zn、Cd、Ni或Co中的一種,其納米粒徑不超過100nm。
7.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制冷增效節能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礦物油原料的基礎油組分a)占組合物重量的47%至88.5%;所述納米軟金屬有機鹽b)占組合物重量的5%至16%;所述納米過渡軟金屬有機鹽c)占組合物重量的1%至14%;所述有機酸酯d)占組合物重量的0.5%至12%;所述а-烯烴合成油e)占組合物重量的5%至11%,?所述消泡劑f)在組合物中的量為1.8ppm或2.0ppm或2.5ppm。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制冷節能增效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礦物油基礎組分運動粘度在40℃時為29-36mm/s。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制冷節能增效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軟金屬和所述過渡軟金屬的納米粒徑不超過60n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仟兆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重慶仟兆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03931.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強滌綸工業絲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海上地震測量方法和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