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中成藥顆粒劑的制備工藝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103237.4 | 申請日: | 2010-0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45069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6-23 |
| 發明(設計)人: | 阮時寶 | 申請(專利權)人: | 阮時寶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4 | 分類號: | A61K36/9064;A61K9/16;A61P1/04 |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黃秀婷;丁秀麗 |
| 地址: | 350003 福建省福州市五四路2***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治療 潰瘍性 結腸炎 中成藥 顆粒 制備 工藝 | ||
1.一種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中成藥顆粒劑的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制備步驟:
(1)揮發油提取工藝:按照重量份數比取砂仁4-8份、防風4-8份、荷葉15-25份三味藥材粉碎后,加2.5-7.5倍體積量的水,不浸泡,直接進行4-10小時的揮發油提取,提取揮發油后,剩余濾液A;
(2)煎煮液提取工藝:按照重量份數比取白芍10-15份、淮山藥25-35份、黨參15-20份、野麻草25-35份、甘草3-8份、白術10-15份六味藥材,將其中一味藥材淮山藥的10%磨為細粉,淮山藥的剩余90%與其余五味藥材混合后,浸泡30-90分鐘,之后加水煎煮1-5次,每次煎煮1-2小時,每次加入的水的用量是浸泡前藥材的4-12倍體積量,將每次煎煮所得濾液合并得到濾液B;
(3)揮發油的包合工藝:將步驟(1)提取的揮發油用其6-12倍體積量的95%乙醇溶解后,加入體積量為揮發油的8-12倍的β-環糊精45-60℃飽和溶液中,先恒溫攪拌1-2小時,再靜置18-28小時,接著抽濾后將濾渣低溫干燥得到白色干燥粉末;
(4)濃縮:將濾液A和濾液B合并后,加95%的乙醇稀釋至含醇量為70%,靜置18-28小時,抽濾后得到濾液,水浴濃縮后恒溫干燥得干固物,在干固物內加入β-環糊精及步驟(2)制得的淮山藥細粉,β-環糊精及淮山藥細粉的總和量為干固物重量的1-1.5倍,之后噴霧干燥得到干燥粉末;
(5)制成顆粒劑:將步驟(3)和(4)得到的干燥粉末合并,混合均勻,干壓制粒,分裝,包裝,質檢,獲得成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中成藥顆粒劑的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三味藥材的重量份數比為:砂仁6份、防風6份、荷葉20份,加入的水的用量是該步驟所述的三味藥材的5倍體積量,揮發油提取的時間為7小時。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中成藥顆粒劑的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六味藥材的重量份數比為:白芍15份、淮山藥30份、黨參20份、野麻草30份、甘草5份、白術10份,浸泡時間為60分鐘,煎煮次數為3次,每次煎煮時間為1.5小時,每次煎煮時加入的水的用量是該步驟浸泡前藥材的8倍體積量。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中成藥顆粒劑的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所述乙醇的體積量為揮發油的9倍;所述β-環糊精飽和溶液的溫度為55℃,體積量為揮發油的10倍;恒溫攪拌時間為1.5小時,靜置時間為24小時。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中成藥顆粒劑的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靜置時間為24小時,β-環糊精及淮山藥細粉的總和量為干固物重量的1.2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阮時寶,未經阮時寶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03237.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復方過氧乙酸溴氯海因消毒劑
- 下一篇:一種動態密碼的多終端聯合驗證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