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等離子體顯示面板用綠色熒光粉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103180.8 | 申請日: | 2010-0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134487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7-27 |
| 發明(設計)人: | 周明杰;廖秋榮;田梓峰;劉軍;梁小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9K11/71 | 分類號: | C09K11/71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專利商標事務所 44237 | 代理人: | 張全文 |
| 地址: | 518052 廣東省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等離子體 顯示 面板 綠色 熒光粉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真空紫外光激發的熒光粉及其制備方法,尤其涉及一種等離子體顯示面板用三基色熒光粉中之綠色熒光粉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傳統的陰極射線管顯示器已漸顯頹勢,取而代之的是以體形輕薄、無x射線輻射、功耗低等優勢著稱的平板顯示器。其中等離子平板顯示器的顯示效果尤為出眾,具有高對比度、色彩還原性好、灰度豐富及響應速度快等優勢,在全球大屏幕電視市場中占據著絕對優勢。等離子體顯示面板的發光原理是利用Xe或Xe-He等惰性氣體放電,變為等離子狀態,輻射出147nm和172nm的真空紫外線,紫外線激發涂覆于內壁的熒光粉而發出紅、綠、藍三基色光,通過空間混色和電路控制便可實現彩色顯示。
目前,Zn2SiO4:Mn2+是等離子平板顯示器中最常用的一種綠色熒光粉,在真空紫外光激發下Zn2SiO4:Mn2+具有極好的亮度,優良的抗劣化性能和很快飽和的亮度。但是,Zn2SiO4:Mn2+的余輝時間太長,不利于快速顯示的畫面。并且,Zn2SiO4:Mn2+介電常數高于等離子顯示面板用紅色和藍色用熒光粉,因此在驅動等離子顯示面板時需要一個更高的誘導電壓。有人研究了新的綠色熒光粉,以滿足等離子面板的所有要求。
這類新的綠色熒光粉主要為Mn2+激活的鋁酸鹽,如歐洲專利EP0908502A1報導了BaMgAl10O17:Mn2+熒光粉,日本專利JP?A52143987報導了Ba0.9Mg0.6Mn0.16·8Al2O3的綠色熒光粉,美國專利US?5989455報導的一種通過調節Ba/Sr和Mg/Mn的比例來改進性能的鋁酸鋇錳綠色熒光粉,中國專利CN1381547A報道的通過摻雜B來改善性能的鋁酸鋇錳綠色熒光粉。這類新的綠色熒光粉有較好的色純度,較低的介電常數。但是,由于使用Mn2+作為激活劑,這類綠色熒光粉還是有較長的余輝時間,并且這類熒光粉的發光亮度也較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化學性質穩定、余輝時間短、發光性能優良的等離子體顯示面板用綠色熒光粉。
本發明實施例是這樣實現的,所述綠色熒光粉的具體化學式為:M(1+x)M′(1-2x)BP2O8:Tbx,其中0<x≤0.3,M是Li、Na、K的一種或幾種,M′是Ca、Sr、Ba中的一種或幾種。
本發明實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還提供了上述綠色熒光粉的制造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1)、將根據化學式M(1+x)M′(1-2x)BP2O8:Tbx的組成計量比稱取的原料研磨后混合,其中0<x≤0.3,M是Li、Na、K的一種或幾種,M′是Ca、Sr、Ba中的一種或幾種;
2)、將上述混合后的物料進行高溫焙燒,并將燒結后的物料進行洗滌;
3)、將洗滌后物料進行分離過濾,然后根據其粒度分級;
4)、將分級后的物料烘干處理后,即得到綠色熒光粉。
較之于現有技術,本發明技術方案具有以下技術效果:
(1)本發明綠色熒光粉余輝時間短,僅有2.33ms,遠遠低于現有技術中的Zn2SiO4:Mn2+;
(2)本發明綠色熒光粉在真空紫外光激發下有較強的發射,發光強度優于Zn2SiO4:Mn2+,很適合應用于等離子顯示面板和無汞熒光燈中;
(3)本發明的綠色熒光粉非常穩定,它經過水泡、高溫加熱等處理后,其性能基本不改變;
(4)本發明的綠色熒光粉制備方法簡單、成本低、易于實現產業化。
本發明綠色熒光粉很適合真空紫外和紫外激發,具有較高的發光強度,余輝時間短,穩定性好,故可以廣泛應用于等離子顯示面板和無汞熒光燈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0318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