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鉚接結構及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102964.9 | 申請日: | 2010-0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141068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8-03 |
| 發明(設計)人: | 謝智慶 | 申請(專利權)人: | 謝智慶 |
| 主分類號: | F16B19/04 | 分類號: | F16B19/04;B21J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胡福恒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鉚接 結構 及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鉚接結構及其方法,詳而言之,是指一種應用在工具設備,具有較大連接強度的鉚接結構及其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一般機械設備中,鉚接是常用的聯接方式之一。根據要求,鉚釘的結構型式、材料、尺寸、鉚釘的數目和布置、與被聯接件的組合、以及鉚合方法等,隨用途不同而異,如手工具、套筒、加工機械等等。請參閱圖1所示,一種應用于套筒的已知鉚接結構,一鉚釘10’插入第一套筒20’與第二套筒30’,該鉚釘10’至少一端被壓制成鉚釘頭而達成鉚接。
同時參閱圖2所示,該鉚釘10’一端具有一鉚釘頭12’、連接該鉚釘頭12’的一桿身14’、以及接設該桿身14’相對端的另一鉚釘頭(圖未示)。該鉚釘頭12’容設至開設于該第一套筒20’的一魚眼孔22’內,并抵接至一肩面24’,該桿身14’則穿設該第二套筒30’的一樞孔32’。該魚眼孔22’通常階梯成形。該鉚釘10’經約20-50噸的力壓制后形成直徑略大于該魚眼孔22’的一小徑部的該鉚釘頭12’,該鉚釘頭12’周面通常無法全面性的緊密接合至該魚眼孔22’內周面,并形成一徑面略縮減的鈍緣16’,與該魚眼孔22’形成一間隙26’。
盡管已知鉚接結構已達成連結物件的作用,仍容易產生松動,進而降低承受沖擊、扭力或振動的載荷能力;此外,該間隙26’所造成的松動更容易在使用過程中消耗功率,提高成本。例如,應用至氣動工具的前述套筒,該氣動工具的震動將大幅提高已知鉚接結構松動的機率,通常前述套筒在該氣動工具達到約3000轉時,即發生鉚釘頭斷裂的情況。
因此,上述已知技術,實仍有不便的缺失,有待改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鉚接結構及其方法,能夠具有較高的耐沖擊、耐扭力或耐振動強度,延長鉚接結構的使用壽命。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所提供得一種鉚接結構,它包括有一第一元件、一第二元件、以及一鉚釘。該第一元件具有一接合端、自該接合端向內凹設之一插入空間、以及分別于該接合端兩側且同軸開設之兩魚眼孔;兩該魚眼孔連通該插入空間;各該魚眼孔具有一大徑部與一小徑部。該第二元件具有對接至該第一元件之插入空間之一插入端、以及側向穿設該插入端之至少一樞孔。該鉚釘穿入該第一元件之兩魚眼孔與該第二元件之樞孔,使該第一、第二元件樞接;該鉚釘具有一桿身、以及分設于該桿身兩端且外徑大于桿身之兩頭部;各該頭部係分別緊密接合各該魚眼孔之大徑部。其中,各該魚眼孔之大徑部更沿周面一圈凹陷有一環槽;各該頭部更沿周面一圈凸出有一填塞部,緊密填實該環槽。
爰以達成上揭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鉚接方法,其包括:
置備第一、第二元件;該第一元件兩側同軸開設有第一、第二魚眼孔,且兩該魚眼孔係互相連通;其中,該第一魚眼孔具有第一大徑部、第一小徑部、以及沿該第一大徑部周面一圈凹陷之第一環槽;該第二魚眼孔具有第二大徑部、第二小徑部、以及沿該第二大徑部周面一圈凹陷之第二環槽;該第二元件側向穿設有之至少一樞孔;
將一鉚釘依序穿設該第一魚眼孔、該樞孔、以及該第二魚眼孔,使該鉚釘第一端之一預製頭容設于該第一魚眼孔之大徑部、第二端之一伸出段凸伸于該第二魚眼孔之外;
高壓壓制該鉚釘之伸出段,使之變形為一頭部,并緊密填塞該第二魚眼孔之大徑部,同時使該第二頭部沿周面一圈變形有一填塞部,以緊密填實該第二環槽;以及
高壓壓制該鉚釘之預製頭,使之變形為另一頭部,并緊密填塞該第一魚眼孔之大徑部,同時使該第一頭部沿周面一圈變形有另一填塞部,以緊密填實該第一環槽。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所得到的鉚接結構能夠具有較高的耐沖擊、耐扭力或耐振動強度,延長了鉚接結構的使用壽。
附圖說明
圖1為已知鉚接結構的套筒應用;
圖2為圖1的局部放大圖;
圖3為本發明鉚接結構的局部剖視圖;
圖4為本發明鉚接結構的較佳實施例的局部剖視圖;
圖4A為圖4的局部放大圖;
圖4B為圖4的頂視圖;
圖5A至圖5D為本發明鉚接結構的制作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鉚接方法的較佳實施例的流程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習知>
10’:鉚釘,12’:鉚釘頭,14’:桿身,16’:鈍緣,20’:第一套筒,22’:魚眼孔,24’:肩面,26’:間隙,30’:第二套筒,32’:樞孔,
<本發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謝智慶,未經謝智慶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02964.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