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矢量噴管模型噴氣飛機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102517.3 | 申請日: | 2010-0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34152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1-05 |
| 發明(設計)人: | 朱一帆 | 申請(專利權)人: | 朱一帆 |
| 主分類號: | A63H27/26 | 分類號: | A63H27/2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矢量 噴管 模型 噴氣 飛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模型飛機,尤其涉及到一種能模仿真飛機那樣升降、滾轉和偏航的矢量噴管模型噴氣飛機。
背景技術
目前模型飛機的類型非常多,就噴氣動力類的模型飛機也是市面上隨處可見。而目前市面上所見的模型飛機一般也就是在造型上類似真飛機而已,真正做到象真飛機那樣升降、滾轉和偏航相類似的動作的模型噴氣飛機,市面上還未發現。而實踐證明越類似真飛機的模型,在市面上越容易被消費者所鐘愛。而做到象真飛機那樣升降、滾轉和偏航的關鍵技術還在于模型飛機的噴口轉向控制設計。所以設計出一款能夠模仿象真飛機那樣升降、滾轉和偏航的模型飛機的關鍵技術還在于如何設計出控制飛機的噴口轉向技術即矢量噴管技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能模仿真飛機那樣升降、滾轉和偏航的矢量噴管噴氣模型飛機。
一種矢量噴管模型噴氣飛機,其主要包括一機身、一第一噴口、一第二噴口、一第一舵機、一第二舵機、一第三舵機、一第一升降操縱鋼絲、一第二升降操縱鋼絲、一第一方向操縱鋼絲、一第二方向操縱鋼絲、一三叉搖臂組成。
該第一噴口、第二噴口分別安裝在該機身的尾部兩側,該第一舵機設置在該第一噴口的前端的左側部位的機身上,該第二舵機設置在該第二噴口的前端的右側部位的機身上,該第三舵機設置在該第一、第二噴口的前端的中間部位的機身上,該三叉搖臂安裝在該第三舵機上,該第一舵機與第一噴口之間通過第一升降操縱鋼絲連接,該第二舵機與第二噴口之間第二升降操縱鋼絲連接,該第一噴口、第二噴口分別通過第一方向操縱鋼絲、第二方向操縱鋼絲連接于三叉搖臂上與第三舵機連接。
本發明的優點在于:其通過第一舵機、第二舵機與第一噴口、第二噴口之間連接的升降操縱鋼絲控制第一噴口、第二噴口的上下擺動可以控制飛機的升降;通過第一舵機、第二舵機與第一噴口、第二噴口之間連接的升降操縱鋼絲控制第一噴口向上擺動、第二噴口的向下擺動或者控制第一噴口向下擺動、第二噴口的向上擺動可以控制飛機的滾轉;通過第三舵機與第一噴口、第二噴口之間連接的方向操縱鋼絲控制第一噴口、第二噴口的左右擺動可以控制飛機的左右偏航飛行,通過本發明設計可達到使該模型飛機象真飛機那樣升降、滾轉和偏航,以極大的滿足愛好使用模型飛機的消費者的把玩需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矢量噴管噴氣模型飛機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考圖1,一種矢量噴管噴氣模型飛機,其主要包括一機身1、一第一噴口2、一第二噴口3、一第一舵機4、一第二舵機5、一第三舵機6、一第一升降操縱鋼絲7、一第二升降操縱鋼絲8、一第一方向操縱鋼絲9、一第二方向操縱鋼絲10、一三叉搖臂11組成。
該第一噴口2、第二噴口3分別安裝在該機身1的尾部,該第一舵機4設置在該第一噴口2的前端的左側部位的機身1上,該第二舵機5設置在該第二噴口3的前端的右側部位的機身1上,該第三舵機6設置在該第一、第二噴口2、3的前端的中間部位的機身1上,該三叉搖臂11安裝在該第三舵機6上,該第一舵機4與第一噴口2之間通過第一升降操縱鋼絲7連接,該第二舵機5與第二噴口3之間第二升降操縱鋼絲8連接,該第一噴口2、第二噴口3分別通過第一方向操縱鋼絲9、第二方向操縱鋼絲10連接于三叉搖臂11上與第三舵機6連接。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如下:啟動本模型飛機,并帶動三個舵機運轉,其通過第一舵機、第二舵機與第一噴口、第二噴口之間連接的升降操縱鋼絲控制第一噴口、第二噴口的上下擺動可以控制飛機的升降;通過第一舵機、第二舵機與第一噴口、第二噴口之間連接的升降操縱鋼絲控制第一噴口向上擺動、第二噴口同時向下擺動或者控制第一噴口向下擺動、第二噴口的向上擺動可以控制飛機的滾轉飛行;通過第三舵機與第一噴口、第二噴口之間連接的方向操縱鋼絲控制第一噴口、第二噴口的左右擺動可以控制飛機的左右偏航飛行。
說明:凡是未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內容或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方案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發明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朱一帆,未經朱一帆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0251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城市餐飲業廢氣排放中的雜環胺分析方法
- 下一篇:空氣凈化空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