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三疣梭子蟹幼蟹飼料配方及其加工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010101610.2 | 申請日: | 2010-0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441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6-23 |
| 發(fā)明(設計)人: | 黃金田;楊文平;王愛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鹽城工學院 |
| 主分類號: | A23K1/18 | 分類號: | A23K1/18;A23K1/165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華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高玉珠 |
| 地址: | 224051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梭子蟹 飼料 配方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水產動物的配合飼料及其加工方法,特別是一種三疣梭子 蟹幼蟹的配合飼料及該配合飼料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三疣梭子蟹簡稱梭子蟹,俗稱籃蟹或槍蟹。在國內外十分熱銷,我國每年捕 撈的三疣梭子蟹大都用于出口創(chuàng)匯,只有少部分供給國內市場的需要,由于過 度捕撈,其自然資源日益匱乏,每年的漁獲量更是難以滿足國內外市場需求, 為了彌補自然資源的不足,滿足市場需要,國內外紛紛開展三疣梭子蟹的人工 養(yǎng)殖研究。大規(guī)模的人工養(yǎng)殖對投飼用配合飼料、水體的生態(tài)環(huán)保、飼養(yǎng)成本 等方面也帶來了更高的要求。
對于梭子蟹的人工養(yǎng)殖,目前大多采用直接投喂小雜魚蝦的方法,隨著大規(guī) 模的人工養(yǎng)殖,近年來也開始研究采用配合飼料。目前所用的配合飼料,蛋白 原料單一,以魚粉和豆粕為主,一般根據經驗值或者是參照其他蟹類的借鑒值 進行配方。尤其是對常量礦物質元素鈣、磷的需求量研究至今還未見報道。
磷是飼料配方中處于第三位的營養(yǎng)元素。磷酸二氫鈣是水產配合飼料中磷的 主要來源,是一種礦產物質。隨著國內磷礦石資源的日益缺乏,磷酸二氫鈣的 價格日益飆升,磷資源不足與養(yǎng)殖業(yè)磷需求量增加形成尖銳矛盾。另外,飼料 中磷酸二氫鈣添加量的相對過高,也會造成水體的富營養(yǎng)化,破壞生態(tài)平衡。
然而,植物性飼料原料尤其是谷物副產品中存在大量的植酸磷,由于水產動 物消化道內不含植酸酶,其植酸磷不能被動物有效地消化吸收和利用,排放到 水體中,不但是一種浪費,也會引發(fā)水體富營養(yǎng)化,造成水質污染。
所以,如何有效利用飼料植物性原料中的植酸磷,降低配方中磷酸二氫鈣 的使用量,節(jié)約有限的礦物磷資源,尋求一種營養(yǎng)合理、成本低廉、生態(tài)環(huán)保 的配合飼料,成為目前水產飼料和養(yǎng)殖業(yè)研究的熱點問題。
大量的實驗研究結果表明,飼料中添加植酸酶,可以使植酸鹽中的磷以磷酸 根的形式游離出來,從而被動物所吸收,因此在含植物蛋白的水產飼料中添加 植酸酶,不僅可以提高磷及其他養(yǎng)分利用率,促進水產動物的生長,而且可以 減少飼料配方中磷酸二氫鈣的添加量,從而減少磷源的浪費,同時降低了磷的 排泄量,減少了對水環(huán)境的磷污染,保護了生態(tài)環(huán)境。
綜上所述,植物性飼料中添加植酸酶可以降低磷酸二氫鈣的添加量,降低水 體磷污染,飼料中添加無機磷的高成本也使更多的企業(yè)選擇使用植酸酶。合理 選擇和正確使用植酸酶,適當添加不同形式的無機磷鹽,恰當滿足動物生產需 要,開發(fā)生態(tài)環(huán)保節(jié)磷型飼料配方是解決磷源問題的關鍵。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三疣梭子蟹幼蟹配合飼料及其加工方法。其生產 出的配合飼料,可有效提高原料中植物性磷的利用,減少配方中磷酸二氫鈣的 添加量,降低水體中的磷排放,減少環(huán)境污染,保護生態(tài)平衡。
本發(fā)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通過下列配方和加工方法實現的:
配方組分按重量百分比為:魚粉30-38%、豆粕8-14%、棉粕5-8%、菜粕 7-10%、次粉9-13%、木薯阿爾法淀粉5-10%、烏賊膏3-5%、蝦殼粉3-5%、魚 油2-3%、磷脂0.5-1.5%、誘食劑0.2-0.5%、蛻殼素0.1-0.3%、抗氧化劑0.01%、 防霉劑0.01%、蟹用預混料3-5%、磷酸二氫鈣1.5~2%,中性植酸酶添加量每千 克飼料500-1500U。
最佳配方組分按重量百分比為:魚粉38%、豆粕10%、棉粕6%、菜粕9%、次 粉11%、木薯阿爾法淀粉6.78%、烏賊膏4%、蝦殼粉4%、魚油3%、磷脂1%、誘 食劑0.5%、蛻殼素0.2%、抗氧化劑0.01%、防霉劑0.01%、蟹用預混料5%、磷 酸二氫鈣1.5%,中性植酸酶添加量每千克飼料1000U。
上述配合飼料的生產方法,當工藝溫度小于中性植酸酶的最高耐受溫度時, 采用以下工藝步驟:
(1)、將上述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分別稱取,將魚粉、豆粕、棉粕、菜粕、次 粉、蝦殼粉經過二次粉碎,可全部通過40目篩,60目篩上物小于10%;
(2)、用攪拌機進行混合,首先將烏賊膏和豆粕均勻混合,將此混合物和魚 粉、棉粕、菜粕、次粉、木薯阿爾法淀粉、蟹用預混料、蝦殼粉、磷酸二氫鈣 均勻混合成原料混合粉,再將誘食劑、蛻殼素、抗氧化劑、防霉劑、中性植酸 酶分別與原料混合粉進行逐級混合,使其均勻分散于混合物體系中形成混合物 料;
(3)、將磷脂溶于魚油中,并將其均勻分散到上述混合物料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鹽城工學院,未經鹽城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0161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