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排水檢查井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101554.2 | 申請日: | 2010-0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251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6-09 |
| 發明(設計)人: | 徐少榮;梁紅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少榮 |
| 主分類號: | E03F5/02 | 分類號: | E03F5/02 |
| 代理公司: | 鄭州科維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02 | 代理人: | 張國文;張欣棠 |
| 地址: | 450003 河南省鄭***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排水 檢查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給排水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替代傳統檢查井的排水檢查井。
背景技術
目前排水檢查井使用最多的是磚砌和混凝土檢查井,這兩類屬于傳統檢查井。首先,磚砌檢查井易裂縫滲漏,國家也早已禁止使用粘土磚;混凝土檢查井施工現場制作復雜,施工周期很長,工程費用高。其次,大量使用的新型管材,如塑料排水管道和玻璃鋼排水管道,與磚砌或混凝土檢查井的連接,由于地基不均勻沉降極易造成連接處的破壞漏水。
現在的排水檢查井還有使用的是塑料檢查井,但塑料檢查井由于受到模具的限制,無法根據具體工程自由靈活調節連接管道的高程和平面轉角問題,在工程使用中受到限制。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不但具有重量輕、強度高、經久耐用、整體性好、安裝快捷方便、節省占地、水流阻力小、工程費用低,而且還很好解決了管道與檢查井的連接問題,使管道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能靈活連接而不受模具限制的排水檢查井。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包括井室、與井室相連通的管道,其特征在于:井室的底部為井底,該井底由上層井底和下層井底構成,上層井底為具有流槽的上層井底,與井室相連通的管道與該流槽相貫通。
下層井底采用平面形結構。
與井室相連通的管道與井室的井壁之間的連接采用柔性連接。
在井室的上部設置有收口段,在收口段上部設置有井筒。
所述的井室為圓柱體結構或者方柱體結構,設置在井室上部的收口段采用直面或曲面結構,并且又分別分為三面收口和四面收口兩種形式,設置在收口段上部的井筒為圓柱體結構。
所述的排水檢查井由玻璃纖維和聚酯樹脂整體制作而成。
當井室直徑不大于700mm時,收口段、井室與井筒為同一直徑的一體式結構。
排水檢查井分為污水和雨水排水檢查井,雨水排水檢查井的流槽比污水排水檢查井流槽淺。
本發明不但具有重量輕,強度高,經久耐用,整體性好,安裝快捷方便,節省占地,水流阻力小,工程費用低等優點,是傳統檢查井的理想替代產品;而且還很好解決了管道與檢查井的連接問題,使管道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能靈活連接而不受模具限制。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直筒型同管徑的雨水排水檢查井的1-1剖面圖。
圖2為本發明的直筒型同管徑的雨水排水檢查井的2-2剖面圖。
圖3為本發明的直筒型同管徑的雨水排水檢查井的俯視圖。
圖4為本發明的直筒型同管徑的污水排水檢查井的1-1剖面圖。
圖5為本發明的直筒型同管徑的污水排水檢查井的2-2剖面圖。
圖6為本發明的直筒型同管徑的污水排水檢查井的俯視圖。
圖7為本發明的直筒型不同管徑的雨水排水檢查井的1-1剖面圖。
圖8為本發明的直筒型不同管徑的雨水排水檢查井的2-2剖面圖。
圖9為本發明的直筒型不同管徑的雨水排水檢查井的俯視圖。
圖10為本發明的直筒型不同管徑的污水排水檢查井的1-1剖面圖。
圖11為本發明的直筒型不同管徑的污水排水檢查井的2-2剖面圖。
圖12為本發明的直筒型不同管徑的污水排水檢查井的俯視圖。
圖13為本發明的直面三面收口式雨水排水檢查井的1-1剖面圖。
圖14為本發明的直面三面收口式雨水排水檢查井的2-2剖面圖。
圖15為本發明的直面三面收口式雨水排水檢查井的俯視圖。
圖16為本發明的直面三面收口式污水排水檢查井的1-1剖面圖。
圖17為本發明的直面三面收口式污水排水檢查井的2-2剖面圖。
圖18為本發明的直面三面收口式污水排水檢查井的俯視圖。
圖19為本發明的曲面三面收口式雨水排水檢查井的1-1剖面圖。
圖20為本發明的曲面三面收口式雨水排水檢查井的2-2剖面圖。
圖21為本發明的曲面三面收口式雨水排水檢查井的俯視圖。
圖22為本發明的曲面三面收口式污水排水檢查井的1-1剖面圖。
圖23為本發明的曲面三面收口式污水排水檢查井的2-2剖面圖。
圖24為本發明的曲面三面收口式污水排水檢查井的俯視圖。
圖25為本發明的直面四面收口式雨水排水檢查井的1-1剖面圖。
圖26為本發明的直面四面收口式雨水排水檢查井的2-2剖面圖。
圖27為本發明的直面四面收口式雨水排水檢查井的俯視圖。
圖28為本發明的直面四面收口式污水排水檢查井的1-1剖面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少榮,未經徐少榮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0155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板材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提高全息制版的化學噴銀速度和質量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