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鎵酸鹽發光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101543.4 | 申請日: | 2010-0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60198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6-30 |
| 發明(設計)人: | 周明杰;馬文波;時朝璞;呂婷 | 申請(專利權)人: |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9K11/87 | 分類號: | C09K11/87;C09K11/8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順天達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郭偉剛 |
| 地址: | 518052 廣東省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鎵酸鹽 發光 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發光材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鎵酸鹽發光材料及其制備 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場發射器件由于具有運行電壓低里、功耗小、不需偏轉線圈、 無X射線輻射里、抗輻射和磁場干擾等眾多優點而備受關注。場發射陰極和 發光材料結合可以得到高亮度、高顯色的場發射光源,可以應用于顯示、各 種指示和普通照明等領域。
制備優良性能場發射器件的關鍵因素之一是制備高性能的熒光粉。目前 場發射器件所采用的熒光材料中有一類氧化物系列熒光粉,其中的鎵酸鹽發 光材料,摻雜稀土離子發光,具有穩定性能好的特點,但是,現有技術中制 備的鎵酸鹽發光材料發光效率不高,限制了其在照明和顯示領域的應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發 光效率高的鎵酸鹽發光材料。
本發明進一步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還提供一種工藝簡單、成本低廉 的鎵酸鹽發光材料的制備方法。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依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鎵酸鹽發光材料, 其化學式為La1-xGaO3:Lnx,My,其中,Ln為Tm3+、Tb3+、Eu3+、Sm3+中的一種 或兩種,M為Ag、Au、Pt、Pd中的一種,y為M與La1-xGaO3:Lnx的摩爾比, x的取值范圍為0.001~0.1,y的取值范圍為0.00002~0.01。
在本發明所述的鎵酸鹽發光材料中,所述x、y的取值范圍分別優選為 0.001~0.008、0.00005~0.007。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依據本發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種鎵酸鹽發光材料 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制備前驅體溶膠
按照上述化學式中的摩爾比例制備含有La、Ga、Ln和M的乙醇水溶液, 并加入檸檬酸和聚乙二醇,使檸檬酸與La、Ga、Ln金屬離子三者之和的摩爾 比為1~5∶1,聚乙二醇的濃度為0.05~0.20g/mL,于60~80℃攪拌2~6h, 得到前驅體溶膠;
步驟S2:制備鎵酸鹽發光材料
將前驅體溶膠干燥揮發溶劑得到干凝膠,研磨,然后于800~1350℃煅燒 2~8h,得到鎵酸鹽發光材料。
在本發明所述的鎵酸鹽發光材料的制備方法中,所述步驟S1包括:
步驟S1.1:以La、Ga的氧化物、碳酸鹽或草酸鹽為原料,溶于鹽酸或硝 酸,然后加入乙醇和水的體積比為3~8∶1的混合溶液,或者,以La、Ga的 鹽酸鹽、硝酸鹽為原料,溶于乙醇和水的體積比為3~8∶1的混合溶液;
步驟S1.2:以Ln的氧化物、碳酸鹽或草酸鹽溶于硝酸或鹽酸制備Ln3+溶液,或者,以Ln的鹽酸鹽或硝酸鹽溶于水制備Ln3+溶液;
步驟S1.3:以M的納米膠粒溶于水,或者,以AgNO3、HAuCl4、H2PtCl6、 H2PdCl4中的一種溶于水或乙醇,制備溶液;
步驟S1.4:將步驟S1.1、S1.2和S1.3中的溶液混合,加入檸檬酸和聚乙 二醇,使檸檬酸與La、Ga、Ln金屬離子三者之和的摩爾比為1~5∶1,聚乙二 醇的濃度為0.05~0.20g/mL;
步驟S1.5:將步驟S1.4的溶液于60~80℃加熱攪拌2~6h,得到前驅體 溶膠。
在本發明所述的鎵酸鹽發光材料的制備方法中,所述步驟S2包括:
步驟S2.1:將前驅體溶膠于70~150℃干燥4~20h揮發溶劑得到干凝膠, 研磨為粉末;
步驟S2.2:將干凝膠粉末于800~1350℃煅燒2~8h,得到鎵酸鹽發光材 料。
在本發明所述的鎵酸鹽發光材料的制備方法中,優選地,所述步驟S2.2為: 將干凝膠粉末以60~500℃/h的速率升溫至800~1350℃煅燒2~8h,得到鎵 酸鹽發光材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0154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