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硅藻土質超微孔高強隔熱保溫耐火磚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101031.8 | 申請日: | 2010-0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74817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7-14 |
| 發明(設計)人: | 張青永;耿昌彬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東方爐襯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35/66 | 分類號: | C04B35/66;C04B35/622;C04B38/02 |
| 代理公司: | 鄭州大通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張愛軍 |
| 地址: | 452371河南省新密市南環***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硅藻 土質 微孔 高強 隔熱 保溫 耐火磚 及其 制造 方法 | ||
一、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耐火保溫磚,特別是涉及一種熱工設備隔熱層用硅藻土質 超微孔高強隔熱保溫耐火磚及其制造方法。
二、背景技術:
世界范圍內能源緊缺,各種熱工設備是工業生產中的重要設施,也是能源 消耗大戶,因此,各種熱工設備的保溫層要求保溫、耐火、隔熱,是熱工設備 長期安全使用、節能降耗獲得更大經濟效益的保證。粉煤灰是一種火電廠發電 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具有球狀中空的性質,經過風選設備處理后容重能夠達 到650-900kg/cm3的使用要求,其耐火度比較高,一般能達到1580℃以上;
硅藻土為一種天然的無機非金屬原料,是由單細胞水生植物硅藻的細胞的 遺骸沉積所形成,這種硅藻的獨特性能在于能吸收水中的游離硅形成骨骸,當 其生命結束后沉積,在一定的地質條件下形成硅藻土礦床。硅藻土通常呈淺黃 色或淺灰色,質軟,多孔而輕,在顯微鏡下可觀察到天然硅藻土的特殊多孔性 構造。在浙江、吉林、云南、山東及四川產量比較豐富,有很多硅藻土加工企 業。現有的硅藻土質磚的生產方法比較原始粗放,只是將硅藻土原礦進行粉碎, 然后與鋸末等有機質進行簡單混合,然后利用人工手工成型或擠泥成型,生產 中由于加入了大量的鋸末,形成的氣孔粗大,最終制品的強度較差,制約了硅 藻土隔熱磚的應用。
申請號為2007100138897的文件公開了一種輕質耐酸磚及其制備方法,原 料組成為硅藻土35~45%、陶土骨料30~40%、粉煤灰25~30%,制備方法是將原 料粉碎、篩選,加水制成泥料,然后進行混煉、成型、干燥,在1100℃下燒成。 導熱系數為0.3~0.4W/m.k,體積密度為0.8~1.0g/cm3。該磚僅作為一般耐酸磚使 用,不能滿足熱工爐料設備用磚的要求。
三、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背景技術中硅藻土質隔熱保溫耐火磚 的缺點,提供一種耐壓強度高、導熱系數低、生產成本低的硅藻土質超微孔高 強隔熱保溫耐火磚及其制造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一種硅藻土質超微孔高強隔熱保溫耐火磚,以重量百分比表示,原料為粉 煤灰50~70%,硅藻土30~50%,外加占上述原料總重0.2~1.0%的發泡劑。
所述粉煤灰容重為650~900kg/m3,粒度為40~60目。
所述硅藻土為天然硅藻土經過加工粉碎的細粉,其中SiO2含量≥85%,粒 度為120~180目。
所述發泡劑為松香樹脂類發泡劑、合成類發泡劑、蛋白活性物型發泡劑或 復合型發泡劑。
所述合成類發泡劑為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型發泡劑、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型 發泡劑、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型發泡劑或兩性離子表面活性劑型發泡劑。
所述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型發泡劑為十二烷基硫酸鈉、十二烷基磺酸鈉、 仲烷基磺酸鈉、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鈉、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鈉、脂肪 醇聚氧乙烯醚硫酸三乙醇胺鹽或油酰氨基羧酸鈉;所述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型 發泡劑為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銨或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銨;所述非離子表面 活性劑型發泡劑為聚乙二醇型表面活性劑;所述兩性離子表面活性劑型發泡 劑為月桂基羧甲基鈉型咪唑啉乙酸鹽或咪唑啉磷酸鹽。
所述復合型發泡劑為KC-15型或HCH-9型復合型發泡劑。
一種硅藻土質超微孔高強隔熱保溫耐火磚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將粉煤灰、硅藻土按比例混合均勻,加入水,混合料和水的比例為4~6∶1, 經攪拌調成糊狀料,備用;將發泡劑與水按1∶10~15的比例混合后加入發泡機 中,制得孔徑為0.2~0.5mm的泡沫,將泡沫與所述糊狀料混合均勻,然后注入 模具中澆注成磚坯,將磚坯干燥,然后裝入窯爐;從常溫加熱至1000~1100℃, 在此溫度下保溫6~8h,燒成。
所述干燥分兩段,第一段為脫模干燥,溫度為40~60℃,第二段為強制干燥, 溫度為80~120℃,兩段干燥后磚坯的水分質量含量控制在6%以下。
所述磚坯從加熱、保溫至燒成的總時間為24~28h。
原料粉煤灰的性能要求見下表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東方爐襯材料有限公司,未經鄭州東方爐襯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0103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絲線染色性能判別方法
- 下一篇:一種能夠使用手電照明的臺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