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化學發光檢測三聚氰胺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100622.3 | 申請日: | 2010-0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50410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6-23 |
| 發明(設計)人: | 劉鳳玉;孫世國;楊雪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1/76 | 分類號: | G01N21/76;C09K11/06 |
| 代理公司: | 大連八方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1226 | 代理人: | 高杰 |
| 地址: | 116024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化學 發光 檢測 三聚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一種高靈敏電化學發光檢測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電化學發光檢測三聚氰胺的 方法。
背景技術
三聚氰胺(英文名:Melamine),簡稱三胺,俗稱蜜胺、蛋白精,又叫2,4,6-三氨 基-1,3,5-三嗪、1,3,5-三嗪-2,4,6-三胺、2,4,6-三氨基脲、三聚氰酰胺、氰脲三酰胺。它 是一種三嗪類含氮雜環有機化合物,重要的氮雜環有機化工原料,也是農藥滅蠅胺的代 謝產物,廣泛用于塑料、造紙、紡織、皮革、電氣、醫藥等行業,是重要的尿素后加工產品。 三聚氰胺屬非食品用化學物質,食品中嚴禁添加。2008年9月16日,國家質檢總局公布22 家奶粉廠家生產的69批產品檢出三聚氰胺。兩天后,全國液態奶檢查結果公布,包括蒙牛、 伊利、光明等名牌在內的液態奶檢出了三聚氰胺。隨后,中國產雀巢奶制品、樂天小熊餅、 亨氏米糊等產品在港澳檢出三聚氰胺,最終導致全世界五十多個國家禁止進口或回收中國制 造、含有三聚氰胺的食品,后果十分嚴重。因此,開發一種簡單、高效的三聚氰胺檢測方法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現有三聚氰胺檢測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譜法、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法(王立媛,吳平谷, 沈向紅,張晶,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09,19(3),556-557;吳惠勤,黃芳,林曉珊,鄧欣,馬葉 芬,黃曉蘭,朱志鑫,羅輝泰,分析測試學報,2008,27(10),1044-1048)、液相色譜-質譜/ 質譜法(江和源,袁新躍,張建勇,崔宏春,劉曉輝,堯渝,茶葉科學,2009,29(1),15~19) 等,檢測定量限分別為2毫克/千克、0.05毫克/千克和0.01毫克/千克。這三種方法也是國標 頒布奶制品中三聚氰胺的檢測方法《原料乳與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檢測方法》(GB/T 22388-2008)。目前一份樣品三聚氰胺成份的檢測時間,通常需要至少三到四小時,最快的方 法也需要兩小時。并且最低檢測限不能滿足要求,檢測范圍不夠寬,檢測過程操作復雜,所 用儀器一般比較昂貴。
三聯吡啶釕Ru(bpy)32+電化學發光(Electrochemiluminescence,簡稱ECL)具有原 位響應、檢測靈敏度高、線性范圍寬和儀器簡單等優點,在藥物分析、氨基酸分析、 DNA探針分析、酶生物傳感器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但目前還沒有任何將電化學發光 用于三聚氰胺檢測的相關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三聚氰胺檢測方法,提出一種全新的檢測限更低、檢測線性 范圍更寬、靈敏度更高的電化學發光檢測三聚氰胺的方法。
本發明的原理是:本發明使用聯吡啶釕/鋨類化合物作為發光物質,三聚氰胺作為共反應 物之一,同時也是被檢測物。將它們分別溶于磷酸或硼酸緩沖溶液中,用電化學方法在0-1.8 V電位范圍內對其進行掃描;同時利用光檢測器采集產生的光信號,經計算機數據處理得到 檢測結果。由于聯吡啶釕/鋨類化合物具有很高的發光效率,即使被測物三聚氰胺的濃度很低, 該方法仍可檢測到明顯電化學發光響應,并且三聚氰胺加入前后體系電化學發光強度的變化 與體系中三聚氰胺濃度的對數值呈現良好的線性關系,通過計算可以確定體系中三聚氰胺的 含量。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電化學發光檢測三聚氰胺的方法,步驟如 下:
(1)根據三聚氰胺樣品濃度,將10-7~10-1mol/L的聯吡啶釕/鋨以及待測的三聚氰胺樣 品分別加入到pH值為3-11的0.1M的磷酸鹽或硼酸鹽緩沖溶液中;
(2)在任意一款電化學工作站上,對步驟(1)配置的溶液進行掃描;掃描電位范圍0-1.8 V;
(3)用光檢測器采集電化學工作站掃描產生的光信號,再經計算機數據處理后得到三聚 氰胺樣品的含量。
該方法適用于檢測所有含有三聚氰胺的物質,檢測可使用任意一款電化學工作站和/或發 光檢測器。
所述的聯吡啶釕/鋨化合物具有下列結構通式:
M(L)2L′
通式中:M為Ru或Os;L選自任意的2,2′-聯吡啶及其衍生物或者1,10-鄰菲咯啉 (二氮雜菲)及其衍生物,L′選自以下配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理工大學,未經大連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0062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