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具有加強結構的汽車前壁板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042004.8 | 申請日: | 2010-0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34291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6-16 |
| 發明(設計)人: | 胡啟新;谷小渝;張海清;殷麗華;張成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25/14 | 分類號: | B62D25/14 |
| 代理公司: | 重慶華科專利事務所 50123 | 代理人: | 夏洪 |
| 地址: | 400023 ***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加強 結構 汽車 壁板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部件,特別是汽車的前壁板。
背景技術
汽車前壁板作為分隔乘員倉與發動機倉的重要部件,其功能作用多且結構復雜,一般是由0.8~1mm的冷軋鋼板沖壓而成,因其剛度強度較弱,通常需要設計加強結構來增加其強度和剛度,同時改善白車身的NVH。目前,一般是在發動機倉局部焊接橫加強板和中加強板來加強前壁板的強度和剛度。橫加強板和中加強板多采用高強度鋼板,緊密貼合在前壁板局部強度弱的部位,通過點焊與前壁板連接。該種前壁板結構雖然對其強度和剛度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仍不能達到較為滿意的程度,并且橫加強板和中加強板采用高強度鋼板,增加了前壁板的成本,而橫加強板和中加強板需要與前壁板進行緊密貼合,導致前壁板的制造工藝性較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加強結構的汽車前壁板,使前壁板的強度和剛度得以較大程度的提高,同時使前壁板的制造工藝得以改善。
本發明所述具有加強結構的汽車前壁板,包括前壁板和焊接在前壁板上的加強結構,前壁板的兩側焊接有A柱加強板,其上邊緣焊接有暖風機壓力室板,所述加強結構是由中加強梁、左加強梁、右加強梁、上加強件和下加強件焊接而成的呈“十”字狀的鈑金件結構,其中,左加強梁的右端與中加強梁的左端焊接,右加強梁的左端與中加強梁的右端焊接,上加強件的下端及下加強件的上端分別與中加強梁的中部焊接,且與中加強梁垂直,中加強梁、左加強梁和右加強梁橫向焊接在前壁板上,上加強件和下加強件縱向焊接在前壁板上,均與前壁板形成封閉型腔,左加強梁的左端及右加強梁的右端分別與A柱加強板焊接,上加強件的上端與暖風機壓力室板焊接。
中加強梁、左、右加強梁和上、下加強件的橫截面呈U形,在其兩側設置有向外的翻邊,中加強梁、左、右加強梁和上、下加強件通過該翻邊與前壁板焊接。
本發明所述汽車前壁板由于其加強結構呈“十”字狀結構,其焊接在前壁板上后,能夠使前壁板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強度和剛度得到加強,從而提高了前壁板整體的強度和剛度。由于中加強梁、左、右加強梁和上、下加強件與前壁板焊接后形成封閉型腔,其具有很好的吸能效果,能夠較大程度地提高前壁板的強度和剛度,無需采用高強度鋼板即可達到較好的效果,從而降低了前壁板的成本;而中加強梁、左、右加強梁和上、下加強件通過其兩側的翻邊與前壁板進行點焊連接,使加強結構與前壁板的焊接方便容易,從而使前壁板的制造工藝得以改善。
附圖說明
現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本發明所述具有加強結構的汽車前壁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焊接在前壁板上的加強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所示加強結構的爆炸示意圖;
圖4為圖1中沿前壁板橫向,且沿中加強梁和左、右加強梁縱向線的剖視示意圖;
圖5為圖1中沿前壁板縱向及上、下加強件縱向線的剖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5所示,該具有加強結構的汽車前壁板包括前壁板2和焊接在前壁板2上的加強結構,前壁板2的兩側焊接有A柱加強板1,前壁板2的上邊緣焊接有暖風機壓力室板3,所述加強結構是由中加強梁5、左加強梁6、右加強梁8、上加強件4和下加強件7焊接而成的呈“十”字狀的鈑金件結構,中加強梁5、左、右加強梁6、8和上、下加強件4、7的橫截面呈U形,在其兩側設置有向外的翻邊9,其中,左加強梁6的右端與中加強梁5的左端焊接,右加強梁8的左端與中加強梁5的右端焊接,上加強件4的下端與中加強梁5的中部焊接,下加強件7的上端與中加強梁5的中部焊接,且上、下加強件4、7與中加強梁5垂直。中加強梁5、左加強梁6和右加強梁8通過其兩側的翻邊9橫向焊接在前壁板2上,上加強件4和下加強件7通過其兩側的翻邊9縱向焊接在前壁板2上,均與前壁板2形成封閉型腔10;左加強梁6的左端及右加強梁8的右端分別與A柱加強板1焊接,上加強件4的上端與暖風機壓力室板3焊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04200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