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能調整稻田水呈黑色的水稻生長調節劑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032500.5 | 申請日: | 2010-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124923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7-20 |
| 發明(設計)人: | 李巖;趙文學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巖 |
| 主分類號: | A01G16/00 | 分類號: | A01G16/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54101 黑龍江***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調整 稻田 黑色 水稻 生長 調節劑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一種用于寒地水稻種植的生長調節劑。是通過將稻田水調整呈黑顏色,提高水稻生長期的累計積溫使寒地水稻增產和早熟。
技術背景
目前,水稻生長在土壤和水中,不可避免地受水溫影響,正常氣溫條件下水溫低也會造成如同冷害般的傷害,原因是水溫低妨礙了養分的吸收,導致光合作用減弱,影響正常生長。衡量水稻生長期溫度的指標是累計積溫,是指某時段內逐日平均氣溫累積之和,單位為℃。它是衡量作物生長發育對熱量條件要求和評價熱量資源的重要指標。一般認為,作物發育速度主要受溫度的影響,作物完成某一發育階段所需的積溫基本上是一定的。根據這種積溫學說,可以利用積溫來調控作物的發育。正常情況下,積溫是恒定的,東北地區絕大部分稻田使用的是深井水,由于井位較深,抽上來的井水溫度基本上都不能達到水稻生長期平均日溫度的要求,致使年累計積溫達不到水稻整個生長期的熱量條件要求,影響水稻產量。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能調整稻田水呈黑色的水稻生長調節劑。它可以提高水稻生長期的累計積溫,從而促進水稻早熟,避免由于水溫低造成的水稻生長期累計積溫不足而引起的水稻減產的問題。從而促進東北地區寒地水稻早熟,提高水稻產量。
本發明的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用200公斤20%的硝酸、500公斤腐植酸含量大于50%的40目的腐植酸原粉、500公斤稻殼灰,在耐腐蝕的不銹鋼混料罐中硝化降解,硝化降解的條件是充分混合反應12-24小時,并控制反應溫度70-80度,每半小時強力混合一次,保證腐植酸和稻殼灰充分降解而不發生局部過度氧化,將降解后的產品經干燥脫去游離酸后作為半成品備用,取4000-5000公斤的水、1000公斤半成品、100公斤含量在90%以上的氫氧化鈉、150公斤含量在90%以上的氫氧化鉀在反應釜中中和成鹽類產品,沉降后,將渣子排出,把中和后的清液打到清夜罐中,按中和清液的干基含量∶農用硫酸鎂∶螯合態微量元素==5∶1∶1的比例投料,反應溫度70-80度反應時間兩小時進行絡合反應,將絡合液轉移至噴霧干燥工段,保持塔身溫度140---170度,噴霧干燥出來后,再通過擠壓造粒的方法造粒,計量包裝后即成成品,應用時,在水稻插秧后的返青期和分蘗期分兩次按每畝地1-2公斤均勻地撒入水稻田中,在數秒鐘后,水稻田里的水立刻調成黑顏色,黑顏色持續保持40-50天左右,黑色的稻田水和對照相比,平均每天提高水溫2-3度,累計提高積溫80---150度左右。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為寒地水稻特別是井水灌溉的水稻種植找到了一種提高累計積溫的方法,有效地促進水稻生長發育,確保寒地水稻增產增收。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附圖1是本發明的工藝流程圖。
圖中1、硝酸;2、腐植酸原粉;3、稻殼灰;4、硝化降解;5、干燥;6、噴淋式吸收塔;7、吸收液槽;8、回收硝酸液;9、水;10、半成品;11、氫氧化鈉;12、氫氧化鉀;13、中和成鹽;14、沉降;15、排渣灌;
用200公斤20%的硝酸1;500公斤含量大于50%的腐植酸原粉2、500公斤的稻殼灰3,硝化降解4在耐腐蝕的不銹鋼混料罐中充分混合反應12--24小時,并控制反應溫度70-80度,每半小時強力混合一次,保證腐植酸原粉1和稻殼灰3充分降解而不發生局部過度氧化,降解后干燥5脫去游離酸后作為半成品10備用。干燥5的尾氣吸收到噴淋式吸收塔6將吸收液吸收到吸收液槽7,吸收液槽7的硝酸回收到回收硝酸灌8,取4000---5000公斤水9、1000公斤半成品10再與100公斤含量在90%以上的氫氧化鈉11、150公斤含量在90%以上的氫氧化鉀12到中和成鹽13,將中和后的產品轉移到沉降14,沉降14后的廢渣排到排渣灌15,中和后的清液18轉移至絡合釜內19,按中和液18的干基含量∶硫酸鎂17∶微量元素16==5∶1∶1的比例投料,反應溫度70-80度,反應2小時在絡合釜19中絡合,將絡合液轉移至噴霧干燥工段20,保持塔身溫度140-170度,噴霧干燥20噴塔出來后,再通過擠壓造粒21的方法造粒,計量包裝22即成成品入庫。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巖,未經李巖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03250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