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自驅動插入式離心點播器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032405.5 | 申請日: | 2010-0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73017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7-14 |
| 發明(設計)人: | 夏鑫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夏鑫宇 |
| 主分類號: | A01C17/00 | 分類號: | A01C1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54625黑龍江省七臺河市***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驅動 插入 離心 點播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農業機械中的播種部件,尤其是涉及一種自驅動插入式離心點播器。
背景技術
中耕作物播種機主要用于玉米、大豆等中耕作物播種作業。特別是近年來,受優良種子價格不斷升高,降低苗期間苗管理工作成本,以及增產增效栽培技術發展的影響,使機械化精量播種技術得到了廣泛推廣應用,代表性的機型主要有機械精量播種機。該機型采用窩眼毛刷式排種器,這種排種器是通過播種機的地輪驅動工作的,主動鏈輪安裝在地輪軸上,并通過鏈條帶動排種器軸上的鏈輪驅動排種器工作。該技術方案有效解決了精量播種的技術問題。當尚有不足之處,一是傳動機構復雜,作業可靠性下降,如再攪入田間雜物,就會出現傳動系統故障;二是當調整播種粒距時,需要更換地輪軸上的鏈輪和排種器軸上的鏈輪,變換操作非常費時不方便,降低了生產作業效率;三是機械窩眼毛刷式排種器窩眼輪的旋轉攪動容易導致種子破碎,使播種作業質量不理想??梢姡嬖谥煽啃圆?,生產效率低,作業質量不理想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可靠性高,生產效率高,作業質量好的自驅動插入式離心點播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下述技術方案:本發明的自驅動插入式離心點播器,它由支承軸、幅盤、凸輪支架、凸輪、回位彈簧、排種本體、伸縮種管、回轉殼體、充種管、排種勺、定位銷、弧形定位孔組成。支承軸水平固裝在播種機架上,在支承軸正下方垂直剛性固裝凸輪支架,凸輪水平支承安裝在該凸輪支架的外端;充種管設計為90°的弧形彎管形狀,該充種管固裝在播種機架上,且該充種管的水平段中心線與所述支承軸同軸;回轉殼體的側端面與幅盤相配合聯接可轉動地支承安裝在支承軸的端部,回轉殼體的另一側端可轉動地支承安裝在該充種管的水平段上;不少于六個排種本體均布徑向嵌裝在回轉殼體內,每個排種本體的內端設有開口與回轉殼體的內腔相通,每個排種本體的側端面垂直安裝一個定位銷,幅盤上均布對應設置弧形定位孔,該定位銷插入弧形定位孔內,使每個排種本體分別定位鎖緊;在每個排種本體上,沿徑向設有導向滑槽,沿垂直方向設置定位板,伸縮種管徑向配合套裝在每個排種本體內,在每個伸縮種管的回轉側端面上,沿垂直方向設置壓縮板,該壓縮板從導向滑槽向外伸出,回位彈簧沿徑向設置在排種本體的定位板和伸縮種管的壓縮板之間;排種勺設計為由兩個外弧和一個內弧構成的外勺體和內舌體,排種勺的跟部與排種本體的外端鉸接,排種勺的內舌體與伸縮種管的外端鉸接,在回位彈簧的作用下,保證排種勺的外勺體緊扣在伸縮種管的外端口。
作為本發明自驅動插入式離心點播器的改進,該排種本體的數量為6~10個。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可靠性高。自驅動插入式離心點播器工作時,靠排種本體與地面接觸驅動回轉殼體繞支承軸轉動,不需要傳動機構,結構簡單,故障少。
2.生產效率高。當調整播種粒距時,只須改變定位銷在弧形定位孔內的安裝鎖緊位置,就使每個排種本體的伸出半徑發生大小變化,達到調整播種粒距的目的,操作簡單方便省時。
3.作業質量好。自驅動插入式離心點播器靠排種本體與地面接觸驅動回轉殼體繞支承軸轉動,在凸輪的作用下,伸縮種管伸出排種勺張開排種,工作部件不攪動種子,提高了播種作業質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自驅動插入式離心點播器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側視圖;
圖3是圖2中I的局部放大圖。
圖中:支承軸1?幅盤2?凸輪支架3?凸輪4?回位彈簧5?排種本體6?伸縮種管7?回轉殼體8?充種管9?排種勺10?定位銷11?弧形定位孔12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夏鑫宇,未經夏鑫宇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03240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