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觸摸屏和檢測觸摸屏的按壓操作位置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004593.0 | 申請日: | 2010-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82827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7-21 |
| 發明(設計)人: | 田邊功二;松本賢一 | 申請(專利權)人: | 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G06F3/045 | 分類號: | G06F3/045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汪惠世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觸摸屏 檢測 按壓 操作 位置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主要用于各種電子設備的操作的觸摸屏和檢測觸摸屏的 按壓操作位置的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幾年,便攜式電話、電子照相機等各種電子設備高功能化和多樣化。 隨之,在液晶顯示元件等的前面安裝光透過性的觸摸屏的設備日益增加。 用戶通過觸摸屏,一邊看著背面顯示元件的顯示,一邊用手指或筆等來對 觸摸屏進行操作。通過該操作,切換設備的各種功能。采用圖8對這種現 有的觸摸屏進行說明。圖8是現有觸摸屏的剖面圖。另外,該附圖為了容 易理解其結構,對一部分的尺寸進行了擴大顯示。
該觸摸屏為薄膜狀,具有光透過性的上基板1、玻璃等光透過性的下 基板2、形成于上基板1與下基板2之間的外周內邊緣的大致邊框狀的隔 板(spacer)5。在上基板1的下表面幾乎全面形成有大致矩形狀的光透 過性的上導電層3。在下基板2的上表面幾乎全面形成有光透過性的下導 電層4。在下導電層4的上表面,由絕緣樹脂按規定間隔形成有多個點狀 隔板(dot?spacer)(未圖示)。在上導電層3的兩端分別形成有一對上電 極(未圖示),在下導電層4的兩端,在與上電極正交的方向上分別形成 有一對下電極(未圖示)。
在隔板5的上下表面涂敷有粘結劑(未圖示)。通過該粘結劑,上基 板1與下基板2在外周邊處膠合,上導電層3與下導電層4對置并空出規 定空隙,而構成觸摸屏。這樣構成的觸摸屏安裝于顯示元件前面,并且配 置電子設備,同時一對上電極與下電極電連接設備的電子電路(未圖示)。
相應觸摸屏背面顯示元件的顯示,用戶用手指或筆等來對上基板1 的上表面進行按壓操作,則上基板1彎曲,從而按壓處的上導電層3接觸 下導電層4。電子電路向上電極與下電極依次施加電壓。電子電路根據這 些電極之間的電壓比,對被按壓處進行檢測,從而切換設備的各種功能。
總之,在觸摸屏背面的顯示元件中顯示了多個菜單等的狀態下,用戶 在所希望菜單上的位置上對上基板1的上表面進行按壓操作。電子電路根 據上電極與下電極之間的電壓比,檢測出該被操作的位置,且從多個菜單 中選擇所希望的菜單。
如上所述,在設置于上基板1下表面的大致矩形狀的上導電層3的兩 端設置有一對上電極。而且,在下基板2上表面相同的大致矩形狀的下導 電層4的與上電極正交方向上的兩端設置有一對下電極。電子電路根據這 些電極之間的電壓比,對按壓處進行檢測。因此,能夠檢測出按壓的位置 只是一處。例如,當用戶用某個手指按壓了箭頭A處的同時,用其他手 指按壓操作了箭頭B處時,電子電路不會同時檢測該兩處的按壓位置。
為了在這種狀態下的按壓檢測,提出了如下觸摸屏,即,例如上導電 層3與下導電層形成為多個4不是大致矩形狀,而是大致帶狀的導電層, 并在相互正交方向上對置,按規定空隙交叉。對該各個導電層依次施加電 壓,從而能夠檢測多個按壓位置。該情況,取決于觸摸屏的大小,一般需 要由十幾個至數十個導電層形成。
這樣,當設置多個上下導電層時,需要用于從各個導電層連接到電子 電路的數十個上下電極。因此,整體的外形形狀變大。而且,因為需要對 該整體的電極依次施加電壓,進行按壓位置的檢測,所以位置檢測也需要 時間,并對電子電路的連接、位置檢測的運算處理也變得復雜。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能夠用簡單的結構對多個按壓位置進行檢測而可以進行多 種操作的觸摸屏和檢測該觸摸屏的按壓操作位置的方法。
本發明的觸摸屏,具有:上基板、帶狀的多個上導電層、上電阻層、 第一、第二上電極、下基板、帶狀的多個下導電層、下電阻層、第一、第 二下電極、邊框狀隔板。上導電層形成于光透過性的上基板下表面。上電 阻層在各上導電層的端部連接多個上導電層。第一、第二上電極分別設置 于上電阻層的兩端。下導電層形成于光透過性的下基板上表面,與上導電 層對置并空出規定空隙,并且在與上導電層的延伸方向相交的方向上延 伸。下電阻層在下導電層的端部連接多個下導電層。第一、第二下電極分 別設置于下電阻層的兩端。隔板插入于上基板與下基板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未經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00459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